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703868
2025年09月03日
古之史家著书,在求秉笔直书,不虚美不隐恶,为后世存信史。今之史家著书,在求标新立异,哗众取宠,曲解史实。古之史家更重视史德,如司马迁遭受宫刑仍坚持完成《史记》。今之史家将历史作为谋取名利的工具,随意篡改,毫无操守,实在令人不齿。 现在读李延寿的《北史》,发现其中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比如记载北魏到隋朝这段历史非常详细,特别是对北朝各代帝王将相的描写很生动。书中记录了拓跋珪建立北魏的过程,孝文帝推行汉化改革的细节,宇文泰建立北周的经过。这些内容都很有价值。 书中对北朝政治制度的记载很全面。比如九品中正制如何运作,府兵制怎样实施,均田制如何推行。这些制度对后世影响很大。书中还记载了很多重要人物的言行。比如高欢的雄才大略,宇文邕的励精图治,杨坚的深谋远虑。这些人物的事迹都很有教育意义。 现在很多人对北朝历史不了解,甚至产生误解。其实北朝在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它上承魏晋,下启隋唐,是民族大融合的关键时期。北朝的文化成就也很突出,比如佛教艺术,石窟雕刻,都达到了很高水平。
北史
知书房
北史
李延寿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宋史
知书房
宋史
脱脱 著
《宋史》是二十四史之一,收录于《四库全书》史部正史类。于元末至正三年(1343年)由丞相脱脱和阿鲁图先后主持修撰,《宋史》与《辽史》、《金史》同时修撰。《宋史》全书有本纪47卷,志162卷,表32卷,列传255卷,共计496卷,约500万字,是二十四史中篇幅最庞大的一部官修史书。
新唐书
知书房
新唐书
欧阳修、宋祁、范镇、王畴、宋敏求、吕夏卿、刘羲叟 著
《新唐书》是北宋时期欧阳修、宋祁、范镇、吕夏卿等合撰的一部记载唐朝历史的纪传体断代史书,“二十四史”之一。全书共有225卷,其中包括本纪10卷,志50卷,表15卷,列传150卷。《新唐书》前后修史历经17年,于宋仁宗嘉祐五年(公元1060年)完成。《新唐书》在体例上第一次写出了《兵志》、《选举志》,系统论述唐代府兵等军事制度和科举制度。这是我国正史体裁史书的一大开创,为以后《宋史》等所沿袭。欧阳修与宋祁皆有排佛的倾向,故《新唐书》不见玄奘、一行等佛门之事迹,无以反映盛唐时期的佛教史实。
周书
知书房
周书
令狐德棻 著
《周书》,中国历代正史《二十四史》之一,唐朝令狐德棻主编,参加编写的还有岑文本和崔仁师等人。成书于贞观十年(636年)。共50卷,本纪8卷、列传42卷。本书记载了北周宇文氏建立的周朝(557—581)的纪传体史书。另外,清代有同名人物周书。《周书》虽以“周”题名,但实际上记述了从公元534年东、 西魏分裂到杨坚代周为止四十八年的西魏、北周的历史。《周书》由于根据的资料贫乏,再加上它所记载的人物多是本朝显官的祖先,因而显得单薄而不尽合事实。但它基本上反映了宇文政权的建立,建立后三个封建政权之间的战争,以及宇文政权上层集团内部斗争的情况,是今天研究和了解西魏、北周历史最基本、最原始的一部史书。
精选书评
知书客379138
读《北史》时重点看了北魏到隋的部分。很多人讨论门阀制度,我更关注北朝君主处理民族矛盾的方式。他们既要维持鲜卑旧俗,又要推行汉化,这种平衡很不容易。尤其是孝文帝改革,表面看是文化政策,实际牵涉权力分配。统治者面对复杂局面时的务实态度,比空谈华夷之辨更有价值。这段历史对理解后来隋唐的统一有帮助。
北史
知书房
北史
李延寿
知书客599940
《北史》,一部令人困惑的史书。正着读混沌,反着读更混沌。字里行间皆是帝王将相,可百姓疾苦何在?盛世可见其华,乱世难觅其真。读之愈久,愈觉史笔如刀,却不知削去的是真相还是假象。史家执笔如执棋,令读者如坠五里雾中。明君读之气短,昏君读之心安。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我看是史家自说自话,读者自寻烦恼罢了。
北史
知书房
北史
李延寿
知书客266636
史之巨著,纪传体之典范。南北朝四百年,兴衰治乱,尽在其中。帝王将相可读,平民百姓也可读。治世时需看,乱世时也需看。文笔平实,记载详实。政治得失可鉴,军事成败可察。经济制度可考,文化风俗可见。读此书,知兴替,明得失。史料丰富,考证严谨。研究历史者必读,了解中国者必看。真实可靠,价值极高。
北史
知书房
北史
李延寿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