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617484
2025年08月01日
古籍,春秋三传之一。好,真好,特别好。可以细读,可以略读。可以研究,可以浏览。开心时能读,难过时也能读。学者能读懂,普通人也能懂。迷茫时要读,得意时也要读。求神不如读书,读书不如思考。思考之后,就懂了。
公羊传
知书房
公羊传
公羊高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孝经
知书房
孝经
孔子 著
《孝经》中国古代儒家的伦理学著作。传说是孔子自作,全书一千八百多字,十三经中篇幅最短,但依然为一本独立的经书。可见儒家对孝道的重视程度,视之神圣,故孝经在古代亦常获赋予宗教意味,而用于祈祷,驱邪,治病等。但南宋时已有人怀疑是出于后人附会。清代纪昀在《四库全书总目》中指出,该书是孔子“七十子之徒之遗言”,成书于秦汉之际。自西汉至魏晋南北朝,注解者及百家。现在流行的版本是唐玄宗李隆基注,宋代邢昺疏。书中首次将忠君和孝顺连结起来,认为有“孝道”的人才能尽“忠”;书中还对不同等级的人规定了不同的行“孝”内容,比如天子的“孝”要博爱要能感化百姓;而卿大夫的“孝”要在行动、言语、服饰上都要合乎礼节,起到榜样作用;而普通老百姓则需做到保重自己的身体、爱护自己的名誉,节省用度,使父母衣食无忧。
周易略例
知书房
周易略例
王弼 著
三国魏王弼所著总论《周易》主要思想的著作。现存七篇为:《明彖》、《明爻通变》、《明卦适变通爻》、《明象》、《辩位》、《略例下》、《卦略》 等。该书以玄学解《周易》。《明象》篇详细分析了言(卦、爻辞等)、象(卦象)、意(意义)三者的关係,认爲“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进而强调“得意在忘象,得象在忘言”,提出“言不尽意”,“得意忘象”的著名命题,反对“案文责卦”、“存象忘意”的解《易》方法,主张“忘象以求其意”的认识理论。《明彖》篇提出,“夫不能治,治者,至寡者也。夫动不能治动,治天下之动者,贞夫一者也”,“物无妄然,必由其理。统之有宗,会之有元”,“约以存博,简以济”,则反映了王弼“以无爲本”理论的基本内容,集中表现了其注《易》思想方法。该书与其《周易注》相配合,反映了王弼的《易》学观点,一扫汉儒注《易》象数,谶纬之风,创注重义理的新学风。该书有唐邢璹注本。除有《周易注》附本外,主要有《四部丛刊》影印宋本、《汉魏丛书》本等。今有中华书局1980年版楼宇烈《王弼集校释》收入该书, 并有邢璹注。
谷梁传
知书房
谷梁传
谷梁赤 著
《春秋》三传之一。又称《谷梁春秋》或《谷梁传》。在三传中与《公羊传》同属今文经学,重在探求《春秋》的大义。相传为鲁人谷梁赤所著,故名。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终于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杨士勋疏以为《谷梁传》出于子夏,清末廖平以《谷梁传》同《公羊传》、《左传》皆出子夏,近人考证《谷梁传》出于《公羊传》之后。西汉才著为竹帛。西汉戾太子曾好《谷梁传》,宣帝时一度立于学官, 但除此外一直未被立于学官。汉代以后,研治《谷梁传》更少。历代比较重要的注释只有几种,如晋范宁《春秋谷梁传集解》、唐杨士勋《春秋谷梁传疏》、清钟文烝《谷梁补注》、廖平《谷梁古义疏证》。
精选书评
知书客947519
《公羊传》这本书很多人觉得深奥,我读了两遍也还是不太明白它想说什么。它的解释方式很固执,总是用一种固定的套路去分析历史事件。这种写法让人觉得死板,缺乏灵活性。书里有很多地方强行附会,硬要把自己的观点套上去。我认为历史应该有多样性,而不是用一种模式去框定。这本书的负面影响很大,它的刻板思维影响了很多后来的学者。
公羊传
知书房
公羊传
公羊高
知书客803288
春秋笔法乎?微言大义乎?公羊子之论,竟令人半信半疑。解经如解谜,说理似说梦,时而如醍醐灌顶,时而似梦呓连篇。邦有道时读之,恍如智囊妙计;邦无道时看之,恰似痴人说梦。既可为帝王师,亦可为迂腐谈。论语不如孟轲,公羊不如谷梁!书生每陷其中,又每每怀疑其说。其中精妙与荒唐,实在让人拍案惊奇又忍不住摇头叹息。
公羊传
知书房
公羊传
公羊高
知书客264893
圣人之书,微言大义!可与《春秋》并读,可独品其味。穷困时读之如见明灯,显达时读之如闻警钟。纵横家可取其辩才,儒者可求其王道。字字如刀,剖开千年迷雾;句句似火,点燃胸中热血。非独解经,实为处世圭臬。我每读必拍案:原来古人早已道破天机!读一遍有一遍之得,读十遍有十遍之悟。此非死书,乃活水也,智者自能取饮。
公羊传
知书房
公羊传
公羊高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