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羊传
公羊传
公羊高

公羊传

公羊高  

《公羊传》又名《春秋公羊传》儒家十三经之一,春秋三传之一,研究先秦至西汉儒家思想的重要史料。上起鲁隐公元年,止于鲁哀公十四年,与《春秋》起讫时间相同。其作者为卜商的弟子,战国时齐国人公羊高。起初只是口说流传,西汉景帝时,传至玄孙公羊寿,由公羊寿与胡母生一起将《春秋公羊传》着于竹帛。《公羊传》有东汉何休撰《春秋公羊解诂》、唐朝徐彦作《公羊传疏》、清朝陈立撰《公羊义疏》。

该书籍由知书房用户整理并上传。

书评  · 83
发表书评
用户头像知书客211167
中国经学史上有部重要著作叫《公羊传》,它和《左传》《谷梁传》并称春秋三传。《公羊传》主要解释《春秋》,用问答方式讲历史事件背后的道理。这本书影响很大,汉朝时地位特别高,后来也一直是研究儒家思想的重要资料。 读《公羊传》能感受到作者看问题的角度很特别。他分析历史事件时,总是追问"为什么",把表面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挖出来。这种方法在当时很新颖,现在看也很有启发。不过有些解释显得牵强,为了符合儒家思想硬给历史事件安上个道理。 书中讲的大一统思想对我触动很深。它强调天下要统一,反对分裂,这个观点在中国历史上产生过很大影响。但有些地方把尊王思想讲得太过,让人觉得压抑。比如对臣子要求绝对服从,这点现在看就有点过时。 文字方面,《公羊传》用问答体写成,问题直接,回答简洁。这种写法容易理解,但读多了会觉得单调。有些段落反复说同一个意思,显得啰嗦。不过整体来说语言还算朴实,没有太多修饰。 书中有些观点很精彩。比如"饥者甘食,渴者甘饮"这种说法,把人的基本需求讲得很透彻。但有些地方又太死板,像"为尊者讳"这种主张,现在看就不太合理。最让人佩服的是书中对社会秩序的思考,虽然具体内容不一定都对,但这种深入思考问题的态度值得学习。 历代学者对《公羊传》评价不一。有人说它思想深刻,也有人说它曲解历史。我觉得两种说法都有道理。这本书确实提出了不少独特见解,但为了阐发儒家学说,有时对历史事实不够尊重。这种矛盾在书中随处可见。
2025年07月24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401392
从《公羊传》看久了,反而觉得越来越不明白。书上说"大一统",可现实中诸侯割据,权力分散。这里面到底有什么道理?公羊高讲"复仇",但复仇和正义的界限在哪里?春秋笔法微言大义,可具体该怎么理解?我读着读着就糊涂了。 想到孔子作《春秋》,据说"乱臣贼子惧",可我看着这些记载,看不出哪里能让坏人害怕。齐桓晋文的霸业,在《公羊传》里被说成是"贬天子",可他们明明是维持了秩序。这些事情让我困惑。 书上说"内诸夏而外夷狄",可事实是诸侯互相攻打,比夷狄还要狠。这样的说法和现实对不上。我试着理解其中的道理,但越看越觉得矛盾。也许这就是历史的复杂之处。
2025年07月24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765797
《公羊传》虽区区解经之作,然其中微言大义,令人抚卷慨叹。公羊子以问答发义,一字褒贬,笔挟风霜,直窥圣人之心。其阐释春秋笔法,若斧钺之严,使乱臣贼子惧,此非寻常注疏所能及也。至其论"三世异辞"之说,推衍王道更化之理,尤见其卓识。吾每读"大一统"之论,未尝不击节称善,想见其堂堂正正之气。世人但知左氏叙事之详,而不知公羊义理之精,何其憾也!
2025年07月23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552422
微言大义,读懂就是力量
2025年07月23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547747
《公羊传》微言大义,深抵人心。
2025年07月22日
查看更多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