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616062
2025年07月05日
自暮春始读《公羊传》,至仲夏方竟,凡两月有余。董生解诂最为精要,然"大一统"之说,实为后世专制张本,此其大疵也。传中褒贬进退,笔锋如刀,尤善阐发微言大义,使二百四十二年之事粲然明备。惟其过分穿凿,往往以一字定褒贬,未免失之穿凿。然要其为经学之渊薮,汉儒之典型,则不可诬也。庚子长夏饮冰室主人记于沪上。
公羊传
知书房
公羊传
公羊高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孝经
知书房
孝经
孔子 著
《孝经》中国古代儒家的伦理学著作。传说是孔子自作,全书一千八百多字,十三经中篇幅最短,但依然为一本独立的经书。可见儒家对孝道的重视程度,视之神圣,故孝经在古代亦常获赋予宗教意味,而用于祈祷,驱邪,治病等。但南宋时已有人怀疑是出于后人附会。清代纪昀在《四库全书总目》中指出,该书是孔子“七十子之徒之遗言”,成书于秦汉之际。自西汉至魏晋南北朝,注解者及百家。现在流行的版本是唐玄宗李隆基注,宋代邢昺疏。书中首次将忠君和孝顺连结起来,认为有“孝道”的人才能尽“忠”;书中还对不同等级的人规定了不同的行“孝”内容,比如天子的“孝”要博爱要能感化百姓;而卿大夫的“孝”要在行动、言语、服饰上都要合乎礼节,起到榜样作用;而普通老百姓则需做到保重自己的身体、爱护自己的名誉,节省用度,使父母衣食无忧。
大戴礼记
知书房
大戴礼记
戴德 著
经书,亦称《大戴礼》或《大戴记》。传西汉戴德编,85篇。今存39篇,订为13卷。德字延君,梁(郡治今河南商丘)人,后仓弟子,西汉今文礼“大戴学”的创始者。书本为秦汉以前儒家治《礼》所辑解释和补充经文的有关资料,初无定本,系在长期传习中逐渐定型,而附会为“大戴”之作。所收皆产生于公元之前,不少属于战国作品。 为研究上古社会和儒家思想的重要资料。《夏小正》为中国最古月令之作。孔子三朝记八篇和曾 子十篇之于儒学,《五帝德》、《帝系》之于古世系,《诸侯迁庙》、《诸侯衅庙》、《投壶》、《公冠》之于古礼,均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北周卢辩注为通行之注。版本以明袁耿翻韩本为佳,《四部丛刊》即影此本。日本有正德六年京师万屋喜兵卫本。注本以清孔广森《大戴礼记补注》、王聘珍《大戴礼记解诂》可读。孙诒让《大戴礼记校补》、汪照《大戴礼记补注》等亦可参考。日人铃木隆一编有《大戴礼索引》。
周易
知书房
周易
姬昌 著
《周易》即《易经》,《三易》之一,是传统经典之一,相传系周文王姬昌所作,内容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经》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说明(卦辞、爻辞),作为占卜之用。《传》包含解释卦辞和爻辞的七种文辞共十篇,统称《十翼》,相传为孔子所撰。春秋时期,官学开始逐渐演变为民间私学。易学前后相因,递变发展,百家之学兴,易学乃随之发生分化。自孔子赞易以后,《周易》被儒门奉为儒门圣典,六经之首。儒门之外,有两支易学与儒门易并列发展:一为旧势力仍存在的筮术易;另一为老子的道家易,易学开始分为三支。
精选书评
知书客264893
圣人之书,微言大义!可与《春秋》并读,可独品其味。穷困时读之如见明灯,显达时读之如闻警钟。纵横家可取其辩才,儒者可求其王道。字字如刀,剖开千年迷雾;句句似火,点燃胸中热血。非独解经,实为处世圭臬。我每读必拍案:原来古人早已道破天机!读一遍有一遍之得,读十遍有十遍之悟。此非死书,乃活水也,智者自能取饮。
公羊传
知书房
公羊传
公羊高
知书客752197
《公羊传》真是微言大义,字字珠玑。其中“大一统”之义,振聋发聩,读来令人顿生豪迈之感。它讲“复仇”,讲“九世之仇犹可复”,看似极端,实则暗含锄强扶弱之义。公羊学派以经解政,以义匡世,申张大义,启迪民智,真乃儒门霸术。我看到卫辄蒯聩之事,公羊家一句“为尊者讳”,意味深长。这种微言之中见大义,正是中华经典独有之魅力。
公羊传
知书房
公羊传
公羊高
知书客419895
自暮春开卷至仲夏掩册,凡两月余细读此经。何休注疏最为精要,晨窗夜烛时常玩味,如饮醇醪不觉自醉。公羊子释《春秋》,辨名分,正夷夏,大复仇之义,使乱臣贼子惧,真圣门之嫡传也。其文辞简奥而义蕴宏深,一字之褒宠逾华衮,片言之贬严于斧钺。读罢但觉凛然有生气,千载之下犹能廉顽立懦。壬寅长夏筱堂记于姑苏寓楼。
公羊传
知书房
公羊传
公羊高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