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书房

白岩松说:"现代人懂得太多礼仪,却太少懂得尊重。"这句话让我开始思考,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我们是否丢失了最珍贵的人文精神?彭林的《仪礼》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这个困惑。 最初接触《仪礼》时,觉得这些繁文缛节实在过时。但慢慢发现,每一个动作、每一句称谓背后,都蕴含着古人对天地万物的敬畏之心。就像书中说的"礼者,天地之序也",这种秩序感不是束缚,而是让生活更有质感的智慧。 我开始学着在生活中实践这些礼仪。给长辈递茶时双手捧杯,与人交谈时保持适当的距离,这些看似简单的动作,却让日常相处多了几分温暖。最让我感动的是书中关于丧礼的记载——"丧致乎哀而止",这种克制的表达方式,反而比现代人夸张的情绪宣泄更显真诚。 朋友笑我太过较真,但我发现,正是这些"过时"的礼仪,让浮躁的心变得沉静。就像书中说的"礼之用,和为贵",这种和谐不是表面功夫,而是发自内心的相互尊重。现在每次重读《仪礼》,都能发现新的智慧,比如"礼不下庶人"的现代解读,其实是在说真诚比形式更重要。 最近开始尝试复原一些简单的古礼。虽然做不到完全还原,但那份庄重感已经让平凡的日常变得不同。有人说这是浪费时间,我却觉得,在这个什么都讲究效率的时代,愿意"浪费"时间在礼仪上,反而是一种难得的奢侈。 彭林的《仪礼》教会我的不仅是一套行为规范,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在这个标新立异的时代,保持对传统的敬畏之心,或许才是真正的特立独行。就像书中所说:"不学礼,无以立。"这份立身之本,值得我们用一生去践行。
仪礼
仪礼
仪礼
彭林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