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944956
2025年07月07日
奇脉,医家之奥秘。精微、深邃、玄妙!可循经而读,可跳跃而读,可晨昏读,可昼夜读。体健时可读,体弱时尤当读。医者能获益,常人亦能获益。初学岐黄当读,深研医理更当读。求医不如识医,识医不如通医。通医之径!此书穷究经络之变,参详气血之运,非寻常医书可比。读之如饮醍醐,如拨云雾,令人豁然开朗。
奇经八脉考
知书房
奇经八脉考
李时珍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外经微言
知书房
外经微言
陈士铎 著
养生著作。原题岐伯天师传,陈士铎述,实为后人托名之作。撰者与成书年代已无可考。原书目录始见于《汉书·艺文志》。全书分为9卷81篇,正合《黄帝内经素问》卷篇数。分述养生、经脉、脏腑、阴阳、五行、四时、运气、病因病机及治则等内容。所论与《内经》相承,亦有不同之处。其中有部分养生专篇,如命根养生篇,论述了养生之道首要慎精,精动由于心动,心动之极则水火俱动,因此安心才能利精;红铅损益篇,论述了方士采红铅以接命之理;善养篇,论述了调四时则病不生,不调四时则病必作,及养阳而不损于阴,养阴而不损于阳。书中所论,简明扼要,对于中医学术研究和理论探讨,有一定参考价值。现有清精抄本,1984年中医古籍出版社影印本。
本草经集注
知书房
本草经集注
陶弘景 著
中国古代本草学著作。陶弘景约撰于南北朝南齐永元二年 (500) 前后。本书是南北朝时期全面整理注释《神农本草经》的著作,历代无刊本,现仅存隋唐时期写本残卷2种,其一出土于敦煌,存卷一 “序例”部分,曾于1915年题名 《开元写本本草经集注序录残卷》影印入 《吉石庵丛书》,1955年上海群联出版社题名为 《本草经集注》再次影印。其二出土于新疆吐鲁蕃,仅存燕屎等4种药物残文。其内容除《神农本经》365种药物之外,又增入了《名医别录》所载药物365种,共730种。书中补充了原书“序例”部分,并创用了“诸病通用药”的体例,便于药物检索。
饮膳正要
知书房
饮膳正要
忽思慧 著
《饮膳正要》为元代忽思慧所撰,成于元朝天历三年(公元1330年),全书共三卷。卷一讲的是诸般禁忌,聚珍品撰。卷二讲的是诸般汤煎,食疗诸病及食物相反中毒等。卷三讲的是米谷品,兽品、禽品、鱼品、果菜品和料物等。是中国古代第一部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较为系统的饮食卫生与营养保健专著,对于研究中国的的医药科技史具有重要的意义。
精选书评
知书客215058
"医道精微,脉学玄奥,此《奇经八脉考》乃岐黄之秘钥,识得此中真意,便在医海得了半部天机。" —— 此句点破李时珍穷究脉理三十载之心血,八脉犹若人体江河,其考订之精详,恰似为医者开了一扇窥见生命本源的天窗。
奇经八脉考
知书房
奇经八脉考
李时珍
知书客966749
展卷《奇经八脉考》,李时珍将晦涩的经络之说凿开一道光。市面上都在惊叹他对奇经的创见,我却总被那些"存疑待考"的批注吸引——这位药学巨擘竟在巅峰时刻仍保持着学徒般的谦逊。今人考据时总急着一锤定音,不如明朝这位老先生,肯在竹帛上坦诚知识的边界。读至冲脉"其理尚微"处,恍惚看见油灯下,他悬腕迟疑的墨迹正渗入历史的皮髓。
奇经八脉考
知书房
奇经八脉考
李时珍
知书客866591
有人从《奇经八脉考》里看到经络运行的规律,有人记住的是针灸治病的方子。而我翻开这本发黄的医书,只觉得眼前密密麻麻的字像一团乱麻。李时珍写得很详细,但我越看越糊涂。古人能把身体里看不见的脉络画得这么清楚,现在的我却连自己该往哪里走都不知道。这些老方子真的还能治现在的病吗?我们是不是早就把老祖宗的东西弄丢了。
奇经八脉考
知书房
奇经八脉考
李时珍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