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418630
2025年09月04日
炎帝的《神农书》中经常提到"百草"这个概念。"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是《神农书》里记载的内容,也是最早出现"百草"记载的地方。百草代表了自然界的药用植物,也象征着人类对自然的探索。神农尝百草不是为了猎奇,也不是因为植物的特性,而是为了寻找治病救人的方法。这个记载体现了当时人们对医药知识的渴求。 "食谷者智,食肉者勇,食气者寿"是《神农书》关于饮食养生的观点。谷、肉、气这三种食物代表着不同的养生方式。这些记载反映了古代人们对健康生活的理解。《神农书》的内容看似简单,但需要专业人士才能准确理解其中的含义。 "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记录了最早的集市贸易形式。这个记载说明当时已经有了商品交换的概念。集市、贸易、物品交换是《神农书》记载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内容。这些内容反映了早期农业社会的生活状况。
神农书
知书房
神农书
炎帝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相牛经
知书房
相牛经
宁戚 著
中国古代牛体鉴别学专著。《汉书·艺文志·形法类》中载有汉代《相六畜三十八卷》,其中有相牛经,但已全佚。《隋书·经籍志·五行类》载有《宁戚相牛经》二卷,《高堂隆相牛经》二卷,《王良相牛经》二卷。王良是西周时人,宁戚是春秋时人,高堂隆是汉代人。《旧唐书·经籍志》载《宁戚相牛经》是一卷,以上诸书均佚。《说郛》中收有《宁戚相牛经》,其内容与《齐民要术·养牛马驴骡》篇中的相牛的内容相同,显系摘录于《齐民要术》。清代黄绣谷在《相牛心镜要览》中指出“古之相牛经在晋代已亡佚”。
农桑辑要
知书房
农桑辑要
佚名 著
7卷。元代世祖时,为了督促农桑,推广先进农业技术,命司农司编纂而成,颁发各地。成书于至元十年(1274),初刻于至元二十三年。卷一《典训》、《耕垦》,卷二《播种》,卷三《栽桑》,卷四《养蚕》,卷五《瓜菜》、《果实》,卷六《竹木》、《药草》,卷七《孳畜》,末有《岁用杂事》。内容以耕植栽培为主,兼及禽畜、蜂、鱼饲养,亦倡棉花、苧麻的栽培。蚕桑虽各只一卷,但篇幅约占全书三分之一,足见其地位的突出。司农司,设于至元七年。专掌农、桑、水利、分布劝农官,巡行郡邑,察举农事成否,达于户部,以殿最牧民长官。《元史》谓世祖即位之初,首诏天下,崇本抑末。于是颁《农桑辑要》之书于民。《永乐大典》载是书,有至元十年王磐序,及至顺三年印行万部官牒。
天工开物
知书房
天工开物
宋应星 著
《天工开物》由明代著名科学家宋应星初刊于1637年(明崇祯十年)共三卷十八篇,全书收录了农业、手工业,诸如机械、砖瓦、陶瓷、硫磺、烛、纸、兵器、火药、纺织、染色、制盐、采煤、榨油等生产技术。《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有人也称它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作者是明朝科学家宋应星。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精选书评
知书客371249
在书店翻到《神农书》,很多人佩服炎帝尝百草的勇气,但我觉得更难得的是他面对失败的坦然。每次中毒倒下,爬起来继续尝试,从不抱怨。普通人遇到挫折容易放弃,更何况是肩负重任的部落首领。这本书让我明白,真正的强者不是从不跌倒,而是跌倒后总能站起来。现在每当我遇到困难,就会想起这位上古帝王的身影。
神农书
知书房
神农书
炎帝
知书客503258
癸卯仲夏得览《神农书》,凡五十日而卒读。其草木金石诸篇最可玩味,余皆草草过目。此书虽托神农之名,实为先民智慧结晶,辨药性之寒温,明疗疾之缓急,字字皆从实践中来。读之愈久,愈觉古人求知之诚、求实之精。药物之理通于性命之道,诚非虚言。至于后世医家奉为圭臬,反复阐发,更见其价值之深远。甲辰初春记于蓉城西隅。
神农书
知书房
神农书
炎帝
知书客613062
圣典,农耕之圭臬。精要、深奥、实用。可正读以明理,可反用以达变。耕作时当研,休憩时亦当研。帝王可资政,农夫亦可资生。青黄不接时当读,五谷丰登时亦当读。问药不如尝药,求医不如知医。尝百草者,方能通天地之理。此非仅为农事之书,实乃生存之道,治国之基。其言简意赅,字字如粟粒般实在,诚万世不易之经典。
神农书
知书房
神农书
炎帝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