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454291
2025年07月31日
方成培的《雷峰塔》写得实在糟糕。故事拖沓,人物呆板,白娘子的形象被改得面目全非。原本民间传说里的白娘子敢爱敢恨,到了他笔下却成了一个唯唯诺诺的弱女子。法海的角色更是莫名其妙,完全变成了一个脸谱化的恶人。整本书读下来,只觉得作者既不懂爱情,也不懂人性,更不懂神话传说的魅力。这样的作品居然能流传下来,真是让人费解。
雷峰塔
知书房
雷峰塔
方成培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琵琶记
知书房
琵琶记
高则诚 著
全称《忠孝蔡伯喈琵琶记》,又题《蔡中郎忠孝传》。戏曲。元末明初高明撰。三卷,四十二出。明字则诚,自号菜根道人,瑞安(今属浙江)人。生卒年未详。元至正进士,历任处州录事、四明都事、福建行省都事等职。后避居鄞县栎社镇沈氏楼,以词曲自娱。此剧系据宋元旧篇改编而成。写蔡伯喈进京应试,得中状元,丞相府招其为婿。蔡力辞不从,被迫与牛丞相女成婚。其妻赵五娘在家侍奉翁姑,自食糟糠。后因饥荒,二老亡故,五娘求乞进京寻夫。因得牛小姐相助,始得团聚。最后蔡携二妻回乡祭扫父母坟墓,以全忠全孝作结。剧中赵五娘形象颇为动人。京剧《赵五娘》本此。早期南戏《赵贞女蔡二郎》中,蔡伯喈“弃亲背妇,为暴雷击死”,高明反其意而求大团圆,变谴责为同情。此剧在明初影响甚大,人谓传奇之有《琵琶记》犹杂剧之有《西厢记》。有元刻巾箱本,明容与堂刻李卓吾评本,毛氏汲古阁《六十种曲》本等数十种版本。又有一八四一年法文译本, 日本亦有多种传本。《古本戏曲丛刊》初集收入明刻本及陆贻典抄本二种。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一九六○年出版钱南扬校注本,末附《高明小传》。
长生殿
知书房
长生殿
洪昇 著
《长生殿》是清初剧作家洪昇创作的传奇(戏剧),共二卷。该剧定稿于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全剧共五十出。前半部分写唐明皇、杨贵妃,长生殿盟誓,安史乱起,马嵬之变,杨贵妃命殒黄沙的经过。后半部分大都采自野史传闻,写安史之乱后玄宗思念贵妃,派人上天入地,到处寻觅她的灵魂;杨贵妃也深深想念唐明皇,并为自己生前的罪愆忏悔。他们的精诚感动了上天。在织女星等的帮助下,终于在月宫中团圆。《长生殿》重点描写了唐朝天宝年间皇帝昏庸、政治腐败给国家带来的巨大灾难,导致王朝几乎覆灭。剧本虽然谴责了唐明皇的穷奢极侈,但同时又表现了对唐明皇和杨贵妃之间的爱情的同情,间接表达了对明朝统治的同情,还寄托了对美好爱情的理想。
桃花扇
知书房
桃花扇
孔尚任 著
《桃花扇》是清代文学家孔尚任创作的传奇剧本,于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六月完稿,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刊成初版。所写的是明代末年发生在南京的故事。全剧以侯方域、李香君的悲欢离合为主线,展现了明末南京的社会现实。同时也揭露了弘光政权衰亡的原因,歌颂了对国家忠贞不渝的民族英雄和底层百姓,展现了明朝遗民的亡国之痛。
精选书评
知书客247131
“传奇不过是一场华丽的自欺,而雷峰塔终究会在历史的烟尘中成为传说。”——《雷峰塔》以一个家族三代人的命运浮沉,演绎了一部融合神秘与现实的时代史诗,作者用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人性在动荡中的坚韧与脆弱,让这座倒塌的佛塔成为照见东方精神困境的隐喻。
雷峰塔
知书房
雷峰塔
方成培
知书客421224
方成培的《雷峰塔》写得实在不怎么样。故事老套,白蛇和许仙的爱情没什么新意。人物塑造也很单薄,白蛇只会哭哭啼啼,许仙像个木头人。剧情拖沓,中间很多地方啰嗦重复。最重要的是,作者把白蛇写得太软弱,完全不像传说中的妖怪。整本书看下来,只觉得浪费时间。这种水平的作品,根本不值得流传到现在。
雷峰塔
知书房
雷峰塔
方成培
知书客182648
《雷峰塔》里白蛇的故事看了很多遍。白蛇为了报恩变成人,却因为爱情被压在了塔下。法海说是降妖除魔,其实就是拆散了一对真心相爱的人。白蛇想做人,偏偏人却容不下她。雷峰塔倒了,人们说是年代久了,其实是人心变了。现在想想,人有时候比妖还可怕,嘴上说着规矩道义,背地里干的事却更狠。真希望白蛇能遇到一个敢爱她的时代。
雷峰塔
知书房
雷峰塔
方成培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