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462568
2025年09月04日
翻开《南齐书》泛黄的纸页,仿佛触摸到那个动荡年代的血脉。萧子显以史家之笔,却难掩南朝士人的迷茫与彷徨。这部记载着二十四年短命王朝的史书,字里行间都浸透着无常的宿命感,让人读来不禁怅然若失。 "兴亡谁人定,盛衰岂无凭",《南齐书》以纪传体铺陈的不仅是帝王将相的更迭,更是整个时代的集体焦虑。萧子显作为梁朝史官,回望故国旧事时,笔端总带着几分欲说还休的克制。那些精心编排的帝王本纪里,藏着多少难以言明的隐痛?那些工整的列传中,又掩去多少不可告人的秘密?读史至此,常觉历史如镜,照见的何尝不是观史者自己的倒影。 《文心雕龙》有言:"原始以要终,虽百世可知也。"可萧子显笔下的南齐兴衰,却让人愈发困惑于历史的吊诡。明帝萧鸾的夺位之路写得如此冠冕堂皇,竟让人分不清是史家的曲笔还是命运的玩笑。当读到"郁林王既废,海陵王立"这样平淡的记载时,总忍不住想象那些被史笔轻轻带过的血雨腥风。或许正如王夫之后来感叹的:"兴废之际,不可问天。" 萧子显在《文学传》中记载的"永明体"诗人群体,更透露出特殊的精神图景。这些贵族文人既沉醉于"竟陵八友"的风雅唱和,又不得不在改朝换代中艰难求生。谢朓的诗句"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何尝不是整个士人阶层的集体写照?当看到书中那些精心记录的文会雅集,总感觉像是暴风雨前的宁静,华丽辞藻下掩盖着深深的不安。 最令人唏嘘的是《孝义传》中那些刻意美化的记载。在政权更迭如走马灯的年代,那些被大书特书的孝子节妇,反而凸显了整个社会的道德焦虑。萧子显不厌其烦地记录各类祥瑞灾异,与其说是迷信,不如说是试图在无常中寻找某种确定性。这种笔法让我想起陶渊明的"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只是史家终究比诗人多了几分不得已的世故。 《南齐书》对佛教的记载尤为耐人寻味。当看到竟陵王萧子良"招致名僧,讲论佛法"的记载时,忽然明白这些王侯将相为何如此热衷谈玄说妙。在朝不保夕的乱世,般若智慧或许比儒家经义更能安抚惶恐的心灵。可悲的是,就连这样的精神寄托也终将随着王朝一起烟消云散。 掩卷沉思,萧子显的春秋笔法总让我想起杜牧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那些工整的纪传体例背后,是史家对故国的复杂情愫。他用严谨的史笔为短命的南齐立传,却也在不经意间暴露了自己的迷茫——当所有精心构建的秩序都敌不过时代的洪流,书写本身是否也成了另一种徒劳? 现代人读《南齐书》,常会惊讶于其中强烈的既视感。历史轮回中,多少雄心壮志最终都化作书页间的淡淡墨痕。萧子显在记述南齐武帝临终托孤时,那句"此子若堪辅则辅之,不堪则君自取之",读来令人脊背发凉。权力更迭的戏剧性背后,是所有人都心知肚明的历史宿命。 有时会想,如果萧子显能预见梁朝也将重蹈南齐覆辙,他还会如此认真地修这部史书吗?或许正是这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执着,才让《南齐书》在二十四史的星河中,散发着独特而忧郁的光芒。当我们在千年之后翻阅这些文字时,触摸到的不仅是褪色的历史,更是人类永恒的困惑与挣扎。
南齐书
知书房
南齐书
萧子显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隋书
知书房
隋书
魏征 著
《隋书》,“二十四史”之一。是唐代魏征主编的纪传体史书。全书共八十五卷,其中帝纪五卷,列传五十卷,志三十卷。《隋书》由多人共同编撰,分为两阶段成书,从草创到全部修完共历时三十五年。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令狐德棻提出修梁、陈、北齐、北周、隋等五朝史的建议。次年,唐朝廷命史臣编修,但数年过后,仍未成书。贞观三年(公元629年),重修五朝史,由魏征「总知其务」,并主编此书。《隋书》的作者都是饱学之士,具有很高的修史水平。
陈书
知书房
陈书
姚思廉 著
《陈书》是一本纪传体史书,唐朝人姚思廉所著,凡三十六卷,记南朝陈朝史。记载自陈武帝陈霸先即位至陈后主陈叔宝亡国前后三十三年间的史实,成书于贞观十年(636年)。《陈书》的史料来源除陈朝的国史和姚氏父子所编旧稿外,还有陈《永定起居注》八卷,《天嘉起居注》二十三卷,《天康光大起居注》十卷,《太建起居注》五十六卷,《至德起居注》四卷等历史材料和他人撰写的史书。
金史
知书房
金史
脱脱 著
《金史》是二十四史之一。撰成于元代,全书一百三十五卷,其中本纪十九卷,志三十九卷,表四卷,列传七十三卷,是反映女真族所建金朝的兴衰始末的重要史籍。从元顺帝至正三年(1343年)三月开始编撰,至第二年(1344年)十一月成书。全书共一百三十五卷,其中有本纪十九卷,志三十九卷,表四卷,列传七十三卷。记载了上起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出生(1068年),下至金哀宗天兴三年(1234年)蒙古灭金,共166年的历史。
精选书评
知书客354079
萧子显《南齐书》虽为代笔之作,然叙事清简有法,足见六朝史家之特色。其于门阀纷争、政变频仍之际,犹能持论公允,不偏不倚,可谓难得。然细读之,亦觉其记事过于疏略,于民生疾苦、社会实况未免阙如,终逊于范晔之作。至于文辞典雅,笔力遒劲,确为六朝史籍中之佼佼者,但终不脱当时史臣曲笔回护之习,令人每读至关键处,辄为之扼腕叹息。
南齐书
知书房
南齐书
萧子显
知书客307389
断代之奇书,南朝之绝响!萧子显笔下有众生相,帝王将相俱鲜活,可惜太多曲笔回护。一面是史家之眼,一面是臣子之心。可正读,可反解;治世能读,乱世宜读;得意时当看,失意时更当看。文采斐然处令人击节,讳饰太过处又叫人叹息。读史如品茶,初尝苦涩,细品回甘。嗟乎!二十四史中最被低估的一部,其价值胜过多少堆砌辞藻的"名著"?
南齐书
知书房
南齐书
萧子显
知书客946978
"纷纷世事无穷尽,天数茫茫不可逃。"萧子显以史家之笔谱写的这部南齐王朝兴衰录,恰如这阙沧桑之叹,在简净行文中铺陈出权力更迭的诡谲风云,让读者于青简黄卷间,瞥见那个"蝉鸣稻熟"的浮华时代如何被历史的铁律碾为齑粉。
南齐书
知书房
南齐书
萧子显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