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466836
2025年09月03日
旅途从来无关终点,那些突如其来的岔路、偶遇与停顿才是生命的注脚。斯特恩笔下的约里克牧师漫游欧洲,看似感伤,实则在与世界的不期而遇中获得某种轻盈。我们何尝不是如此?总被行程表驱赶,却忘了路旁野花的震颤才是活过的证据。这种放任自流的状态,当代人早已遗失——我们活得太像精确的钟摆,而不再是他笔下那朵随风摇曳的蒲公英。
感伤之旅
知书房
感伤之旅
劳伦斯·斯特恩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玛丽·巴顿
知书房
玛丽·巴顿
伊丽莎白·盖斯凯尔 著
《玛丽·巴顿》是英国作家盖斯凯尔夫人创作的长篇小说,成书于1846至1847年,1848年首版。作品以19世纪40年代英国经济萧条为背景,展现曼彻斯特工人阶级的生存困境。 小说围绕棉纺工人约翰·巴顿一家展开:失业与丧亲促使约翰参与宪章运动,却在劳资冲突激化后刺杀资本家之子;其女玛丽经历情感成长,协助恋人洗脱谋杀嫌疑。作品通过工人群像刻画,揭露工业化进程中的阶级对立,以刺杀案串联劳资矛盾与道德困境。
红与黑
知书房
红与黑
司汤达 著
该小说讲述于连是一个木匠的儿子,长着少女似的清秀面孔,天资聪颖,记忆超群,有着非凡的意志力。他受父兄虐待,也深以微贱的出身为耻。凭借熟记拉丁文圣经的资本在维立叶尔市长德·瑞那尔夫人家里当上了家庭教师,并悄悄和德·瑞那尔夫人恋爱。他们的秘密恋情被市长知道后,于连不得不远走贝尚松神学院,一心希望能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在此出人头地。因为院长主教之间的勾心斗角,于连离开神学院去了巴黎的木尔侯爵府,他非同寻常的才能与骄傲征服了侯爵家的小姐玛特尔,于是与玛特尔小姐恋爱,于连的跻身上流社会的梦想似乎就要实现了。此时侯爵收到德·瑞那尔夫人被迫誊写的一封揭发信,于连的梦想破灭。他到了维立叶尔的教堂向德·瑞那尔夫人开了两枪。于连被捕入狱。德·瑞那尔夫人买通狱吏,使于连免受虐待。得知原委,于连疯狂地爱上了德·瑞那尔夫人。于连被判死刑,他拒绝玛特尔和德·瑞那尔夫人为他上诉。于连受刑后,玛特尔亲手埋葬了他的头颅。德·瑞那尔夫人三天后也离开了人世。 [1] 小说发表后,当时的社会流传“不读《红与黑》,就无法在政界混”的谚语,而该书则被许多国家列为禁书。《红与黑》在心理深度的挖掘上远远超出了同时代作家所能及的层次。它开创了后世“意识流小说”、“心理小说”的先河。《红与黑》发表100多年来,被译成多种文字广为流传,并被多次改编为戏剧、电影。
棕榈叶
知书房
棕榈叶
哈里特·比彻·斯托 著
《棕榈叶》 是 哈丽特·比彻·斯托 创作的一部作品,主要描写了她晚年生活在 佛罗里达州 的经历。 该书记载了斯托在佛罗里达州-圣约翰河地区及曼达林镇的生活,具体内容涉及当地社区、自然环境及个人经历。
精选书评
知书客421790
"当基督的灵与权力的灵合而为一时,人间的苦难终将化作自由的诗篇。"——在这部震撼灵魂的杰作中,斯托夫人以蘸满血泪的笔触,揭开了奴隶制度最疼痛的伤疤,却又在黑暗中点燃了人性不灭的光辉。汤姆叔叔的磨难与救赎,不仅是个人命运的悲歌,更是一个民族觉醒的号角。那些镣铐碰撞的声响,至今仍在叩击着每个追求平等的心灵。
汤姆叔叔的小屋
知书房
汤姆叔叔的小屋
哈里特·比彻·斯托
知书客669515
翻开最后一页,太阳穴突突直跳,那些被盛赞的诗意絮语原来只是革命者的裹脚布。主角时而清醒时而糊涂的转变像极了作者混乱的立场,把知识分子的犹疑美化成宿命论,实在让人光火。他们说这是伟大的史诗,我只看见一锅夹生的罗宋汤。
日瓦戈医生
知书房
日瓦戈医生
鲍里斯·帕斯捷尔纳克
知书客513155
虚伪的煽情之作!流水账般的描写加上刻板的人物塑造,读起来像在看一出廉价的道德剧。斯托夫人用夸张的笔触把每个人都变成了符号,而非活生生的人。最令人反感的是那种居高临下的怜悯姿态,仿佛黑奴只是需要白人救赎的道具。这种打着反奴隶制旗号的小说,骨子里依然充斥着种族主义的傲慢。
汤姆叔叔的小屋
知书房
汤姆叔叔的小屋
哈里特·比彻·斯托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