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278115
2025年06月28日
自八月中旬至十月末通读全书,历时两月有余。卷三、卷四专论儿科温病与妇人温病,因临床少用,仅稍加浏览而已。吴氏阐明温病三焦辨证,条分缕析,立法处方皆有矩矱,后世奉为主臬,足见其价值。其于湿热、暑温诸证辨析尤精,用药轻重缓急皆有法度。至于遵古而不泥古,因时制宜,更见其灵活处。壬寅深秋志于沪上。
温病条辨
知书房
温病条辨
吴瑭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小品方
知书房
小品方
陈延之 著
原名《经方小品》,医方著作。陈延之撰。约成书于南北朝宋孝建元年至永徽元年 (454—473)。书名之 “经方”源自 《汉书 ·艺文志》,“小品”之义则取自佛家典籍 “小品般若”(亦译作《小品经》)。原书久佚,历代无刊本,其逸文多存于中、日古典医著《外台秘要》、《医心方》等书中。1983年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高文柱《小品方辑校》。1984年在日本前田育德会尊经阁文库发现有本书序言及卷1大部分内容的日本古卷子抄本残卷。
伤寒杂病论
知书房
伤寒杂病论
张仲景 著
东汉杰出医学家张仲景撰著的中医书。又称《伤寒卒病论》。共16卷。约成书于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为中国医学发展史上影响最大的经典著作之一。原书共包括伤寒论治和杂病论治两部分。问世之后,很快散失,后经晋代王叔和等人搜集整理,编次为《伤寒论》(系原书中的伤寒论治部分)和《金匮要略方论》(系原书中的杂病论治部分)两本书,流传于世。
药性歌括四百味
知书房
药性歌括四百味
龚廷贤 著
《药性歌括四百味》是一本阐释性读物,是明代医家龚廷贤所著。每味药物下分原文、注释、语译、按语四个部分。全书以现代语言对每味药物的品种、来源、产地、药性、功能主治、临床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事项等内容进行了全面的阐释。内容简明扼要,通俗易懂,实用性强,适合于中医药工作者、医药院校广大师生及中医药爱好者阅读、参考。
精选书评
知书客742158
在医学典籍里翻阅,温病条辨值得反复读。多数人看到吴鞠通的医术高明,但我更在意他对病情的细致观察。医生常有固执己见,他却能虚心修正自己的看法。面对复杂的温病,他不怕推翻旧理论。这种实事求是的态度,在医家中很少见。读这本书,不只是学医术,更是学如何面对错误。
温病条辨
知书房
温病条辨
吴瑭
知书客816825
有人从《温病条辨》中看到寒温辨证的严谨体系。有人读到的是三焦传变的精妙理论。而我在翻阅这部医书时,仿佛听见吴瑭在诊室里一字一句叮嘱着用药禁忌,教我如何在发热恶寒中辨明病机。两百年前的血泪经验不会过时,在这个病毒肆虐的年代,传统医学仍需代代相传。中医的智慧要牢记,中国人的健康要守护。
温病条辨
知书房
温病条辨
吴瑭
知书客591644
在医书的海洋里翻检,这本《温病条辨》总叫人摸不着头脑。都说吴鞠通是温病大家,条分缕析说得明白,可我怎么越读越糊涂?那些症候分类,用药加减,似乎总隔着一层纱。隔壁老张说这是中医必读,可我这门外汉,连"卫气营血"都分不清,更别提什么"三焦辨证"了。古人看病像下棋,一招一式皆有讲究,可如今这棋谱,看得人眼花缭乱。
温病条辨
知书房
温病条辨
吴瑭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