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305562
2025年06月25日
奇书?未必。古人写的《百战奇略》,说是打仗用的。现在都什么年代了,还看这个?有人说很有用,我看未必。打仗的事情早就变了。书里讲的那些计策,现在用得上吗?不一定。有人说能学智慧,可智慧不是背几句话就有的。书是好书,但别太当回事。有用的就学,没用的就忘。别把古人想的太神。现在的人也不差。
百战奇略
知书房
百战奇略
刘基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孙子略解
知书房
孙子略解
曹操 著
一题《魏武帝注孙子》、《曹注孙子》。现存最早的注解《孙子》的书。撰者曹操。此书版本甚多,除单行本、合刻本外,还有曹萧注、曹杜注、五家注、十家注等集注本。存世主要版本有:《平津馆丛书》影宋《孙吴司马法》本,明刊《武经七书》25卷本;《孙子吴子》5卷合刻本,《广汉魏丛书》本,王念孙校抄本,左枢笺注本等。以《平津馆丛书》影宋本最为流行。《十家注》系统各本中亦存其注。曹操“博览群书”,又有“御军三十年”的军事实践经验,所以他的注既重名物训诂,更重实际运用,理论性、实践性兼备,是诸家注中最全面者。此书训解字、词简洁而多能得其要旨,对于后人理解《孙子》本义具有开创性意义。注中间或征引史例、个人实践阐发原文微旨,并常有新的发挥,而不拘泥于字义;引述他书言论相参证亦多精切。另外,曹注本在文字校勘上也具有很高的价值,许多异文较《武经》本和《十家注》本为优。由于以上原因,曹注一直被视为《孙子》注家中第一大家,深受后人重视。宋朝颁行《武经七书》,只有《孙子》有曹注,其余六书无注。但其注过于简略,偶有阙误,是其不足。
太公阴谋
知书房
太公阴谋
吕尚 著
《隋书·经籍志》子部兵家类著录:“《太公阴谋》一卷。”撰者自注云:“梁六卷。梁又有《太公阴谋》三卷,魏武帝解。”盖《太公阴谋》梁时尚有六卷,而撰修《隋志》时只剩一卷。云“梁又有《太公阴谋》三卷,魏武帝解”乃魏武帝《解〈太公阴谋〉》三卷。该书乃战国后期齐国稷下学者伪托姜太公(姜尚)所作的一部兵书。《汉志》的《诸子略》道家(刘歆《七略》入《兵书略》)著录:“《太公》二百三十七篇,《谋》八十一篇,《言》七十一篇,《兵》八十五篇。”《兵》即《太公六韬》,《言》即《太公金匮》,《谋》即《太公阴谋》。“兵事”之权谋当然秘密,自然其“谋”可称为“阴谋”(“阴”的古义有隐晦、秘密之义),如《战国策·秦策》二:“张仪反(返)秦,使人使齐,齐、秦之交阴合”;《史记·吕不韦列传》:“太后乃阴厚使主腐者吏,诈论之,拔其须眉为宦者,遂得侍太后。”上条论证《六韬》为战国后期齐国稷下学者伪托姜太公之作,从原则上说那些证据也是考证《太公阴谋》的证据。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卷十一于辨证《六韬》中云:“《汉志》著录之例,只以著书之人题其书,而不别著书名,《老子》不名《道德经》,《淮南》不名《鸿烈》,《蒯子》不名《雋永》,故《太公》之书不名《六韬》《阴谋》《金匮兵法》等也,至《隋志》乃著之耳。”其言甚是。唐元和(公元806—820年)前后马总摘编《意林》有《太公六韬》六卷、《太公金匮》二卷,而无《太公阴谋》,盖经安史之乱而亡佚。清人汪宗沂辑有《太公兵法逸文》一卷。其中有注明为《太公阴谋》之逸文者。
三十六计
知书房
三十六计
佚名 著
《三十六计》或称三十六策,是指中国古代三十六个兵法策略,语源于南北朝,成书于明清。它是根据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是中华民族悠久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三十六计》已知最早的版本是1941年成都瑞琴楼发行、兴华印刷厂印制的,使用土纸,旁标小字“秘本兵法”,不署作者和年代,注明是根据在“邠州”(这是古称,当时应为陕西省邠县;今为县级彬州市,由陕西省咸阳市代管)发现的手抄本翻印。
精选书评
知书客441035
奇书,《百战奇略》乃兵家之瑰宝!妙哉、绝哉、神哉!能正着读,能反着悟,能拆开解,能合上思。得势时当读,失意时更当读。将军可获益,匹夫也获益。临阵磨枪需读,运筹帷幄也需读。拜将不如知将,知兵不如用兵。用兵之道!这书里写透了三十六计的精髓,更藏着七十二变的智慧。读它千遍,不如用它一回。沙场决胜的秘诀,全在这字里行间!
百战奇略
知书房
百战奇略
刘基
知书客615844
翻开《百战奇略》,满纸都是如何打仗的方法。我看得越多越觉得不对劲。这些计谋真的有用吗?古代打仗和现在完全不一样。作者写的那些战术,放在今天根本用不上。我试着理解作者的思路,可总觉得隔了一层。书上说要用火攻,可现在的战争哪还用得上火攻?书上说要埋伏,可现在的武器射程那么远,埋伏有什么用?我不知道读这本书到底能学到什么。
百战奇略
知书房
百战奇略
刘基
知书客941122
《百战奇略》号称兵法奇书,实则空洞无物。书中堆砌陈词滥调,不过是将前人兵法典籍拆解拼凑。刘基行文故作神秘,实际上核心战术都是老生常谈。所谓的制胜奇谋,不过是耍小聪明,放到实际战场根本不值一提。后世对此书多有吹捧,那是因为他们没读过真正的好兵书。作为军事著作,既无战略眼光,又无实用价值,完全浪费读者时间。
百战奇略
知书房
百战奇略
刘基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