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895369
2025年06月27日
花了两个月读完这本书。主要内容是讲茶叶的种植和烹煮方法。作者经验很丰富,写得非常详细。比如茶叶采摘的时间,水烧开的程度,都说明得很清楚。实用性强,照着做确实能泡出好茶。我试了书里的几种方法,感觉茶汤味道确实更好。文字简洁,没有废话。虽然是古代人写的书,但道理到现在还适用。喜欢喝茶的人应该看看。庚子年冬记录于杭州。
茶疏
知书房
茶疏
许次纾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随园食单
知书房
随园食单
袁枚 著
《随园食单》,古代中国烹饪著作。共一卷。身为乾隆才子、诗坛盟主,袁枚一生著述颇丰。作为一位美食家, 《随园食单》是其四十年美食实践的产物,以文言随笔的形式,细腻地描摹了乾隆年间江浙地区的饮食状况与烹饪技术,用大量的篇幅详细记述了中国十四世纪至十八世纪流行的326种南北菜肴饭点,也介绍了当时的美酒名茶,是清代一部非常重要的中国饮食名著。
鼎录
知书房
鼎录
虞荔 著
一卷。南北朝时期陈朝虞荔撰。虞荔,字山披,谥曰德,会稽余姚(今浙江余姚县)人,生卒年不详。梁朝时曾为中书舍人。陈文帝时召为太子中庶子,领大著作。因其母死于侯景之乱,由是终身布衣蔬食,不听音乐,受到文帝器重。《鼎录》为记载陈代以前历朝帝王、大臣所铸各种鼎类之书。记载从黄帝至陈宣帝所制之鼎,凡四十九事。简略记载制鼎之帝王,制鼎之时间,鼎之形状,所用材料,鼎之名称,鼎上所铸文字及字体,有的还记载了鼎所藏之处。记载臣下所制之鼎,从姜太公至东晋王羲之,凡二十九事。只记载大臣的姓名、官职,鼎名,少数记载了制鼎原因,也不过只言片语。该书旧题虞荔为梁人,考《陈书》列传知其为陈人。其书序文所记夏鼎,应在黄帝条之后,疑为不识者移之书前而作序,可见此书流传既久,屡经窜乱,真伪已不可辨。又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别出吴协《鼎录》一条,经考证,疑吴协可能因与虞荔字形相近而误。现存 《汉魏丛书》本、《秘笈》本、《群芳清玩》本、《龙威秘书》本、顾氏《四十家小说》本、《四库全书》本。
茶经
知书房
茶经
陆羽 著
《茶经》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绍茶的第一部专著,被誉为茶叶百科全书,唐代陆羽所著。此书是关于茶叶生产的历史、源流、现状、生产技术以及饮茶技艺、茶道原理的综合性论著,是划时代的茶学专著,精辟的农学著作,阐述茶文化的书。将普通茶事升格为一种美妙的文化艺能,推动了汉族茶文化的发展。《茶经》影响和倡导了中国人的饮茶习惯,极大地推动中国茶文化的建立和发展。
精选书评
知书客868657
在茶道的典籍里翻找,洋洋洒洒写满对茶事的痴迷,唯独这本《茶疏》让人读来烦躁。许次纾把喝茶这件事说得玄乎其玄,仿佛不按他的规矩来就是亵渎神灵。我偏要大口牛饮,难道就不算品茶?那些繁琐的步骤和讲究,不过是文人自抬身价的把戏。真正的好茶,哪需要这么多条条框框?茶之为物,本该随心所欲,他却非要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实在可笑。
茶疏
知书房
茶疏
许次纾
知书客715311
这本明代茶人的小册子我反复翻阅,每次都能嗅到茶烟里的智慧。众人皆赞许次纾对茶道的精妙见解,而我更感动于他字里行间的生活态度。在那些关于候汤、择器的琐碎记载里,藏着明代文人对待日常的郑重其事。能为一盏茶倾注如许心思的人,想必也是懂得在浊世中自得其乐的。现今茶席上那些浮躁的表演,倒真该好好读读这本茶事笔记。
茶疏
知书房
茶疏
许次纾
知书客328254
许次纾《茶疏》一卷,虽篇幅精短,然于茶事论述之详备,品鉴之精微,实为明代茶学之圭臬。其论采制、烹点、器具诸端,皆能切中肯綮,非深谙茶道者不能道也。余每读其“择水”“候火”二则,辄叹其体物之细,辨味之工,虽陆鸿渐《茶经》亦未必能过。至若文辞典雅,言简意赅,犹见晚明士人清赏之趣。茗饮者得此一编,不啻获良师矣。
茶疏
知书房
茶疏
许次纾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