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书房
书单 书籍库
茶经
茶经
陆羽

茶经

陆羽  

《茶经》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绍茶的第一部专著,被誉为茶叶百科全书,唐代陆羽所著。此书是关于茶叶生产的历史、源流、现状、生产技术以及饮茶技艺、茶道原理的综合性论著,是划时代的茶学专著,精辟的农学著作,阐述茶文化的书。将普通茶事升格为一种美妙的文化艺能,推动了汉族茶文化的发展。《茶经》影响和倡导了中国人的饮茶习惯,极大地推动中国茶文化的建立和发展。

该书籍由知书房用户整理并上传。

书评  · 31
发表书评
用户头像知书客423081
茶香里藏着多少失落的岁月啊。
2025年06月30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917617
陆羽之著,托名茶事,实则杂糅旧闻,自矜博洽。其文铺陈掌故,而鲜有创见;罗列器物,却疏于考辨。煎茶之法,多袭前代农书;品水之说,竟杂阴阳术数。尤可笑者,分天下水为二十等,妄立标准,实乃闭门造车之谈。后世奉为圭臬,不过因唐人好标榜专精耳。若真想究茶道本源,当溯《尔雅》"槚"字古义,参证晋杜育《荈赋》,比观宋代《大观茶论》,方知陆氏所言泰半拾人牙慧。至若"茶性俭"之说,更属附会老庄,强作解人。今日读此,但取其史料可也,切莫被那套玄虚话头牵着鼻子走。
2025年07月01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409387
"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
2025年07月01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927077
很久没有读这种讲传统技艺的古书了,是在B站看茶道视频时被推荐的。 陆羽说"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以前看到这种说法总觉得是古人在附会,认为茶就是普通饮料。后来接触的茶文化越多,越发现现在的人把喝茶这件事弄得太复杂。市面上动不动就几千上万一斤的茶叶,各种玄乎其玄的品鉴术语,让人觉得喝茶变成了炫富和装腔作势的工具。 直到读到"茶有九难",才明白问题出在哪里。现在的茶商把茶叶包装成奢侈品,却忘了茶最根本的价值。陆羽说得清楚,采茶要选时候,制茶要懂火候,煮茶要掌握分寸。这些基本道理现在没几个人在意,大家只顾着攀比茶叶价格和包装。 那真正的茶道是什么?不是穿着汉服摆拍,也不是买最贵的茶具。陆羽讲得很实际,采茶要在二月到四月间,制茶要经过七道工序,煮茶要注意水质和火候。这些细节才是茶道的精髓。现在的茶文化把这些都丢掉了,只剩下浮夸的表面功夫。 读《茶经》最让人感慨的是,陆羽把喝茶这件事说得这么朴实。茶就是日常饮品,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现在的人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反而离茶的本真越来越远。看看超市里那些添加香精的茶饮料,还有网红店几十块钱一杯的奶茶,就知道我们对茶的理解已经偏差太多了。 陆羽强调茶要"清饮",反对添加其他东西。现在的奶茶却恨不得加满糖和配料。古人说"茶性俭",现代人却把喝茶变成铺张浪费。这些对比让人不得不思考,我们到底是在传承茶文化,还是在糟蹋茶文化。
2025年07月02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589536
不少茶道爱好者将《茶经》奉为圭臬,殊不知这部唐代著作实乃陆羽个人的偏执之作。今人读来,但觉其繁琐迂阔,条分缕析处近乎苛细,与其说是茶道经典,不如说是作者强迫症发作的产物。须知唐代饮茶本为市井寻常事,却被陆羽硬生生拔高到"经"的地位,其刻意求工之态,令人齿冷。 细究《茶经》三卷十章,从制茶器具到烹煮之法,处处透着匠气。所谓"二十四器不可阙一",在今日看来不过是形式主义的极致表现。明代张大复曾讥讽:"羽之论茶,如腐儒谈兵,徒记器数耳。"此评可谓一针见血。陆羽将简单事复杂化的做派,倒与当下某些故弄玄虚的"茶艺大师"一脉相承。 尤可笑者是其水源品第之说。"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的论断,放在今日纯净水普及的时代更显荒谬。当年长安城内哪来这许多讲究?不过文人矫情罢了。宋人苏轼饮茶但求"活火活水",反比陆羽通达得多。我每见茶会上有人对着矿泉水瓶研究水源地,便想起《茶经》遗毒之深。 考其文字,佶屈聱牙处不逊《尚书》。"鍑以生铁为之...洪州以瓷为之,莱州以石为之"这类器物描写,读来如阅工匠手册。陆羽若生于当代,怕是要为咖啡机写十万字使用说明。所谓"茶圣"之名,多半是后世附会。饮茶本为乐事,何必被千年前的条条框框束缚?不如学白居易"起尝一碗茗,行读一行书"的随性,方得茶中真趣。
2025年07月02日
查看更多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