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105275
2025年07月30日
此书虽伪托孔子之名,细读之却有可观处。大抵后人集录传闻,附会成编,芜杂中时见精义。其记夫子言行,虽不及《论语》之纯粹,然娓娓道来,亦能窥见圣门气象。尤可注意者,书中臧否人物、议论政事处,每有独到之见,未必尽出杜撰。文辞虽嫌枝蔓,然叙事生动处,亦自有一番风味。要之,不可尽信,亦不可尽弃,当以审慎眼光观之。
孔子家语
知书房
孔子家语
佚名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知言
知书房
知言
胡宏 著
南宋胡宏著。原本1卷,现传本6卷。为平日论学随笔札记,屡经修改而成。此书对理学伦理思想的重要范畴如道、理、心、性等多有论述,而于性命之理阐发尤详。主张“性”是宇宙本体,是“天命之全体”,而“理”则包括人伦和物理两方面。在他看来,“性”既是人伦之理的渊源,但又高出于“理”;虽无善恶,却有好恶。因此,“世儒之言性者,类指一理而言之尔,未有见天命之全体者也”。认为“天理人欲同体异用,同行异情”,反对天理人欲对立观。重视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主张“务圣人之道”,“必先致知,及超然有所见,方力行以终”。此书对衡湘学者影响深远。但朱熹、吕祖谦、张栻等人对之既有肯定,也有责疑。今有明嘉靖间正心书院本、清道光间粤雅堂本等。
言子文学录
知书房
言子文学录
言偃 著
宋陈振孙撰《直斋书录解题》列有《言子》三卷。陈振孙与王邑宰为同时人,悉其事,故载之于书。考王公爚所次《言子》三卷,书已失传,惟元代大德间赵孟顺书《卢侯生祠碑记》有“言子废集,卢公重加侵梓”之语,碑在县儒学。明邑宰耿公与侯氏辑注《言子文学录》一卷,耿邑宰所注《言子文学录》,全文悉备,其书采选《鲁论》、《礼记》、《家语》诠次之,文与原书次第不侔。考当日惟视语义,各从其类。如《论语》先载子游问孝章,而《文学录》首辑“文学子游”四字,余皆类是。顾于诸书,犹有挂漏。不揣彅劣,重为讨辑之,仍昔名曰《言子文学录》。耿公原书所有者并注,录之加注“侯氏辑”、“耿氏注”等字,不敢没古人之用心,其先后亦仍之。今所增入者,添注“今增”二字。略仿宋王邑宰分辑三卷之意:第一卷文学上,凡言学问政事入之;第二卷文学中,言丧礼者入之;第三卷文学下,言杂礼者入之。共成三卷,略存旧体。
呻吟语
知书房
呻吟语
吕坤 著
《呻吟语》是明代晚期著名学者吕坤(1536—1618)所著的语录体、箴言体的小品文集,刊刻于1593(明万历二十一年),时吕坤在山西太原任巡抚。 《呻吟语》是吕坤积三十年心血写成的著述。全书共分六卷,前三卷为内篇;后三卷为外篇,一共有大约数百则含意深刻、富有哲理的语录笔记。大体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包容吸纳了道家、法家、墨家等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加上作者本人的宦海沉浮以及对人世间冷暖沧桑的独特感受。全书内容,基本上是针对明朝后期由盛转衰出现的各种社会弊病,提出了兴利除弊、励精图治的种种主张,从而对人生、国家以及天地宇宙的各种现象有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和认识,特别是修身养性方面,作者较深层次地论述了其独特的看法。
精选书评
知书客505942
这本书在书店翻过几次。很多人只看到孔子的智慧,但我更在意那些默默无闻的弟子们。他们跟随孔子周游列国,忍受饥寒交迫,却依然坚持求学。这种执着在今天看来不可思议。普通人很难为理想付出这么大代价。书中记录了许多弟子的言行,看似平淡,却透露出惊人的精神力量。我们读经典时往往只关注主角,其实配角的故事同样值得深思。
孔子家语
知书房
孔子家语
佚名
知书客103794
《孔子家语》虽非孔门手笔,然辑录圣贤言行,亦可窥见儒家真精神。其记夫子与弟子问答,或论仁德,或议礼乐,皆能展布圣人之教。每读"不迁怒,不贰过"之训,辄觉凛然;观"见贤思齐"之语,又不禁惕励。文辞质实,不尚藻饰,而意味自深。虽难免后世附益,然其中精义,犹足为修身之镜鉴。吾辈读之,当如沐春风,思过半矣。
孔子家语
知书房
孔子家语
佚名
知书客792411
圣贤之书,千古之光辉!妙极、善极、美极!可晨读修身,可夜览明志,可平心静气细品,亦可热血沸腾畅读。盛世当读以明礼,乱世更该读以正心。帝王将相可参详,贩夫走卒亦能受益。落寞时读之如见明灯,得意时读之如闻警钟。拜孔不如知孔,知孔不如行孔。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尽在此书!
孔子家语
知书房
孔子家语
佚名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