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505942
2025年07月14日
这本书在书店翻过几次。很多人只看到孔子的智慧,但我更在意那些默默无闻的弟子们。他们跟随孔子周游列国,忍受饥寒交迫,却依然坚持求学。这种执着在今天看来不可思议。普通人很难为理想付出这么大代价。书中记录了许多弟子的言行,看似平淡,却透露出惊人的精神力量。我们读经典时往往只关注主角,其实配角的故事同样值得深思。
孔子家语
知书房
孔子家语
佚名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说苑
知书房
说苑
刘向 著
《说苑》,又名《新苑》,古代杂史小说集。刘向编。成书于鸿泰四年(前17)。原20卷,78。按各类记述春秋战国至汉代的遗闻轶事,每类之前列总说:事后加按语。其中以记述诸子言行为主,不少篇章中有关于治国安民、家国兴亡的哲理格言。主要体现了儒家的哲学思想、政治理想以及伦理观念。原二十卷,后仅存五卷,大部分已经散佚,后经宋曾巩搜辑,复为二十卷,每卷各有标目。二十卷的标目依次为:君道、臣术、建本、立节、贵德、复恩、政理、尊贤、正谏、敬慎、善说、奉使、权谋、至公、指武、谈丛、杂言、辨物、修文、反质。
帝范
知书房
帝范
李世民 著
四卷。唐太宗李世民撰。书成于贞观二十二年 (649)。论为君持身治国之道。以为尧舜之道、周孔之教为治国之本。贞观末年太宗以此书赐其子李治(高宗),曰:“此十二条者,帝王之大纲也”,“修身治国备在其中”(《帝范·后序》)。《旧唐书·经籍志》、《唐书·艺文志》皆云四卷。晁公武《读书志》仅载六篇。陈振孙《书录解题》曰一卷。此本载《永乐大典》中,共十二篇,首尾完整。是书于南宋时已佚其半,至元乃复得旧本,故明初转有全文。曰:《君体》、《建亲》、《求贤》、《审官》、《纳谏》、《去谗》、《诫盈》、《崇俭》、《赏罚》、《务农》、《阅武》、《崇文》十二篇。贾行注和韦公肃注,并佚。注文疑出于元人之手。日本有传本。大抵本文以日本传本为佳,注文以四库馆臣辑本为上,亦互有补充。有 《武英殿聚珍版丛书》、《知不足斋丛书》本。《粤雅堂丛书》三编本据日本传本刊。
言子文学录
知书房
言子文学录
言偃 著
宋陈振孙撰《直斋书录解题》列有《言子》三卷。陈振孙与王邑宰为同时人,悉其事,故载之于书。考王公爚所次《言子》三卷,书已失传,惟元代大德间赵孟顺书《卢侯生祠碑记》有“言子废集,卢公重加侵梓”之语,碑在县儒学。明邑宰耿公与侯氏辑注《言子文学录》一卷,耿邑宰所注《言子文学录》,全文悉备,其书采选《鲁论》、《礼记》、《家语》诠次之,文与原书次第不侔。考当日惟视语义,各从其类。如《论语》先载子游问孝章,而《文学录》首辑“文学子游”四字,余皆类是。顾于诸书,犹有挂漏。不揣彅劣,重为讨辑之,仍昔名曰《言子文学录》。耿公原书所有者并注,录之加注“侯氏辑”、“耿氏注”等字,不敢没古人之用心,其先后亦仍之。今所增入者,添注“今增”二字。略仿宋王邑宰分辑三卷之意:第一卷文学上,凡言学问政事入之;第二卷文学中,言丧礼者入之;第三卷文学下,言杂礼者入之。共成三卷,略存旧体。
精选书评
知书客634325
此书虽托名先圣,实为汉儒杂采众说而成,然其编次精审,辞气浑厚,读之如闻圣人之音。其中论仁述礼之言,深得孔门精要;记行述事之文,亦颇见史家笔法。尤可贵者,能以质朴之语传圣贤之道,使后学得以窥见洙泗遗风。纵非仲尼亲笔,然其维系道统之功,固不可没也。每览"哀公问政"诸章,未尝不掩卷而思三代之治。
孔子家语
知书房
孔子家语
佚名
知书客632132
在书店翻到《孔子家语》,读了几页就放下了。这本书讲了很多孔子的故事,但我不知道真假。人们总是说孔子伟大,可我看到的只是零碎的对话。里面有些道理听起来对,有些又觉得过时了。现在的生活这么复杂,这些古老的话还管用吗?我其实更想知道普通人在那个时代是怎么活的,但书里几乎没有。合上书的时候,我比打开时更困惑了。
孔子家语
知书房
孔子家语
佚名
知书客467675
圣贤之典,智慧之泉!妙也、绝也、神也!可晨读醒神,可夜读静心,可闲时细品,可忙时略览。得意时读之更见其深,失意时读之顿觉豁然。帝王将相可参,布衣百姓亦可学。困顿迷茫时当读,功成名就时更当读。求师不如师古,师古不如师心。修身之门!字字珠玑,句句箴言,读之如沐春风,思之如饮甘露。孔门真传,尽在此中,得一言便可受用终身。
孔子家语
知书房
孔子家语
佚名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