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103794
2025年07月31日
《孔子家语》虽非孔门手笔,然辑录圣贤言行,亦可窥见儒家真精神。其记夫子与弟子问答,或论仁德,或议礼乐,皆能展布圣人之教。每读"不迁怒,不贰过"之训,辄觉凛然;观"见贤思齐"之语,又不禁惕励。文辞质实,不尚藻饰,而意味自深。虽难免后世附益,然其中精义,犹足为修身之镜鉴。吾辈读之,当如沐春风,思过半矣。
孔子家语
知书房
孔子家语
佚名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增广贤文
知书房
增广贤文
佚名 著
《增广贤文》为中国古代儿童启蒙书目。又名《昔时贤文》、《古今贤文》。书名最早见之于明代万历年间的戏曲《牡丹亭》,据此可推知此书最迟写成于万历年间。本书集结中国从古到今的各种格言、谚语。后来,经过明、清两代文人的不断增补,才改成现在这个模样,称《增广昔时贤文》,通称《增广贤文》。作者一直未见任何书载,只知道清代同治年间儒生周希陶曾进行过重订,很可能是民间创作的结晶。
了凡四训
知书房
了凡四训
袁黄 著
《了凡四训》,是明代袁黄,字坤仪,后改名了凡,作于六十九岁,写给儿子的家训,是中国一本著名的劝善书。原本为教训自己的儿子,故取名《训子文》;后为启迪世人,遂改今名。成书缘起作者在考科举之前认识了云南孔姓占卜师,孔先生帮他算出三场考试名次。结果次年赴考,三场都正确。让袁黄吓得半死。后孔先生又说,袁黄的功名将止于贡生,官至四川的一个县令,五十三岁时寿终正寝,无子。袁黄接受孔先生之建议,放弃医学,继续科举。因此认为宿命不容改变。37岁时遇见云谷禅师,透过云谷禅师教导积德行善并且传授准提咒,训练清净心与慈悲心,解说命运如何掌握在自身,宿命可以改变,于是自号了凡。从此积极为善助人,改过迁善,修正观念,不仅未于53岁寿终,且生下二个儿子,并于69岁那年写下《了凡四训》,最终寿命至74岁。《了凡四训》正是袁了凡要给儿子的家训。
名贤集
知书房
名贤集
佚名 著
《名贤集》是我国古代对儿童进行伦理道德教育的蒙学教材之一,具体作者不详,从内容上分析,是南宋以后儒家学者撰辑。它汇集了孔、孟以来历代名人贤士的嘉言善行,以及民间流传的为人处事、待人接物、治学修德等方面的格言谚语,有些还渗透了佛、道两教的因果报应等思想,其中不乏洞察世事、启人心智之句。
精选书评
知书客467675
圣贤之典,智慧之泉!妙也、绝也、神也!可晨读醒神,可夜读静心,可闲时细品,可忙时略览。得意时读之更见其深,失意时读之顿觉豁然。帝王将相可参,布衣百姓亦可学。困顿迷茫时当读,功成名就时更当读。求师不如师古,师古不如师心。修身之门!字字珠玑,句句箴言,读之如沐春风,思之如饮甘露。孔门真传,尽在此中,得一言便可受用终身。
孔子家语
知书房
孔子家语
佚名
知书客997834
圣人之言,治世之典。困顿时可读,通达时更需读。愚者可明,智者可进。平铺直叙处见智慧,微言大义中藏机锋。修身养性时用得上,治国理政也用得上。白天可读,夜里也可读。站着能读,坐着也能读。一字一句皆功力,一章一节总关情。不求甚解能受益,细加揣摩更受益。读百遍不如行一遍,行一遍不如思一遍。为人之道,尽在其中。
孔子家语
知书房
孔子家语
佚名
知书客792411
圣贤之书,千古之光辉!妙极、善极、美极!可晨读修身,可夜览明志,可平心静气细品,亦可热血沸腾畅读。盛世当读以明礼,乱世更该读以正心。帝王将相可参详,贩夫走卒亦能受益。落寞时读之如见明灯,得意时读之如闻警钟。拜孔不如知孔,知孔不如行孔。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尽在此书!
孔子家语
知书房
孔子家语
佚名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