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书房

晋书
晋书

晋书

房玄龄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晋书》二十四史之一。记载的历史上起三国时期司马懿早年,下至东晋恭帝元熙二年(420年)刘裕废晋帝自立,以宋代晋。该书同时还以“载记”形式,记述了十六国政权的状况。 晋书的修撰,从贞观二十年(公元六四六年)开始,二十二年(公元六四八年)成书,历时不到三年。参加编写的前后二十一人,其中房玄龄、褚遂良、许敬宗三人为监修,其余十八人是令狐德棻、敬播、来济、陆元仕、刘子翼、卢承基、李淳风、李义府、薛元超、上官仪、崔行功、辛丘驭、刘胤之、杨仁卿、李延寿、张文恭、李安期和李怀俨。天文、律历、五行三志,出自李淳风之手;修史体例,是敬播擬订的,没有流传下来。由於李世民(唐太宗)曾给宣帝(司马懿)、武帝(司马炎)一纪及陆机、王羲之两传写了四篇史论,所以又题「御撰」
更多
书评  · 115
发表书评
用户头像知书客616334
今人读《晋书》,常觉其文采斐然而叙事琐碎,此乃未得其门径也。晋室南渡后,文人多尚清谈,史笔亦沾染此风,故房玄龄撰述时,既要承袭前朝史料之华美,又需兼顾唐初史官之严谨,遂成此独特文风。每见读者捧卷而叹,吾不禁想起先师所言:"读史如品茶,初尝苦涩,回甘方知其味。" 此书之难,非在文字艰深,而在其叙事如九曲回廊,往往于闲笔处埋藏机锋。《食货志》中一段米价记载,暗含门阀倾轧;《五行志》里几句灾异描述,实指政局动荡。昔年余初读《谢安传》,但觉其围棋赌墅不过名士风流,后经师友点拨,方知此乃暗写淝水之战前从容镇物之大智。正如太炎先生解《尚书》需借《尔雅》,读《晋书》亦当以《世说新语》为匙,方可窥见字里行间那些曲笔微言。 尤可叹者,唐初史官修撰时,去晋未远,宫中犹存大量起居注、功臣簿。房玄龄等既得见第一手史料,又受制于当朝忌讳,故笔下常有欲言又止之态。《王导传》中"江左管夷吾"之誉,《桓温传》里"不能流芳百世,亦当遗臭万年"之语,皆是春秋笔法。余尝于冷摊购得清末批注本,见某学者眉批云:"读晋史如雾里看花,分明见得,捉摸便无。"此语道尽其中三昧。 今人若觉《晋书》难读,不妨先观其列传部分。那些名士挥麈谈玄、扪虱而谈的轶事,恰似一面破碎的铜镜,虽不能照见全貌,却能从每个碎片中折射出整个时代的风华与苍凉。待到渐渐熟悉其文气,再读志表部分,便如拨云见日,自能体会唐人修史时那种"事核而言简,文直而事丰"的良苦用心了。
2025年09月04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312559
房玄龄著史,曲笔阿世,实为可叹。
2025年09月04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877468
古人修史,意在彰善瘅恶,垂范后世。《晋书》虽为唐人所撰,然其载录两晋风云,犹使今人得窥当时士人风骨与时代浮沉。读《晋书》者,当知房玄龄等人秉笔之际,既承袭前朝遗绪,又暗含唐代政治隐喻,此中微旨,非浅尝辄止者所能体悟。 西晋之世,士族门阀竞相侈靡,清谈误国者比比皆是。观《石崇传》所载金谷园会,珊瑚树碎作铿锵,此等豪奢,终致八王之乱。而东晋偏安江左,王谢风流虽盛,然观《王导传》中"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之语,方知当时志士未尝忘怀中原。今人读史,每见陶侃运甓、祖逖击楫等典故,方知乱世中犹有砥柱之臣。 尤为可贵者,《晋书》列传中暗藏处世智慧。如《羊祜传》载其与陆抗对峙而互赠药物,示人以"疆场之事,慎守而已"的克制;《周处传》记其除三害后折节读书,证改过迁善永不为晚。此类叙事,较之今日职场倾轧、网络攻讦,更显古人胸襟。 今人读《晋书》,常见两种偏颇:或沉溺于嵇康锻铁、阮籍青白眼的放达风流,忽视其政治悲剧;或苛责士族清谈导致神州陆沉,无视门阀制度的结构性困境。实则两晋士人处专制皇权与门阀政治的夹缝中,其进退失据,恰是时代缩影。房玄龄等以"载记"体例安置五胡十六国史事,突破华夷之辨的局限,此种史识尤为难得。 当今社会价值多元,然《晋书》所载桓温"树犹如此,人何以堪"的生命感怀,谢安"小儿辈大破贼"的从容气度,仍可为浮躁时代提供精神参照。读史者当以晋室兴衰为镜,既慕其风雅,更当戒其虚浮,方不负古人纂修之苦心。
2025年09月04日
查看更多书评
目录·132
关于我们目录帝纪·第一章帝纪·第二章帝纪·第三章帝纪·第四章帝纪·第五章帝纪·第六章帝纪·第七章帝纪·第八章帝纪·第九章帝纪·第十章志·第一章志·第二章志·第三章志·第四章志·第五章志·第六章志·第七章志·第八章志·第九章志·第十章志·第十一章志·第十二章志·第十三章志·第十四章志·第十五章志·第十六章志·第十七章志·第十八章志·第十九章志·第二十章列传·第一章列传·第二章列传·第三章列传·第四章列传·第五章列传·第六章列传·第七章列传·第八章列传·第九章列传·第十章列传·第十一章列传·第十二章列传·第十三章列传·第十四章列传·第十五章列传·第十六章列传·第十七章列传·第十八章列传·第十九章列传·第二十章列传·第二十一章列传·第二十二章列传·第二十三章列传·第二十四章列传·第二十五章列传·第二十六章列传·第二十七章列传·第二十八章列传·第二十九章列传·第三十章列传·第三十一章列传·第三十二章列传·第三十三章列传·第三十四章列传·第三十五章列传·第三十六章列传·第三十七章列传·第三十八章列传·第三十九章列传·第四十章列传·第四十一章列传·第四十二章列传·第四十三章列传·第四十四章列传·第四十五章列传·第四十六章列传·第四十七章列传·第四十八章列传·第四十九章列传·第五十章列传·第五十一章列传·第五十二章列传·第五十三章列传·第五十四章列传·第五十五章列传·第五十六章列传·第五十七章列传·第五十八章列传·第五十九章列传·第六十章列传·第六十一章列传·第六十二章列传·第六十三章列传·第六十四章列传·第六十五章列传·第六十六章列传·第六十七章列传·第六十八章列传·第六十九章列传·第七十章载记·第一章载记·第二章载记·第三章载记·第四章载记·第五章载记·第六章载记·第七章载记·第八章载记·第九章载记·第十章载记·第十一章载记·第十二章载记·第十三章载记·第十四章载记·第十五章载记·第十六章载记·第十七章载记·第十八章载记·第十九章载记·第二十章载记·第二十一章载记·第二十二章载记·第二十三章载记·第二十四章载记·第二十五章载记·第二十六章载记·第二十七章载记·第二十八章载记·第二十九章载记·第三十章

@《晋书》由知书房用户整理并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