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431370
2025年09月04日
记得白岩松说过:"现代人节奏太快,音乐太多,灵魂太少。古人很慢,但听得见心跳。"这话让我开始重新思考音乐的意义。我很喜欢现在便捷的流媒体音乐,但有些东西,我愿意花时间慢慢体会,比如古典音乐。 戴圣的《乐记》里说得很清楚,音乐不只是声音。它讲音乐怎么产生,怎么发展,怎么影响人。音乐和天地万物都有关系,和人的喜怒哀乐也分不开。宫商角徵羽,每个音都有它的道理。 我开始收集中国的古典乐器。古琴、瑟、笙、箫、磬、钟、鼓,虽然很多现在已经不常见了。我爸只爱听二胡,总说我收集的这些太吵。但我觉得每种乐器都有它的美。 上周日晚上,我试着听了段古琴曲《流水》。朋友说这是伯牙弹给钟子期听的曲子,确实能让人静下心来。琴声悠悠,像在讲故事,难怪古人说"余音绕梁"。 音乐的名字都很有味道:《阳关三叠》、《梅花三弄》、《十面埋伏》、《广陵散》。听着这些曲子,感觉像是在和历史对话。每个音符都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让人忍不住想多了解一些。
乐记
知书房
乐记
戴圣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广雅
知书房
广雅
张揖 著
中国训诂书。隋代避炀帝杨广讳,改名《博雅》,后复用原名。三国魏张揖著。张揖,字稚让,清河人,太和中为博士。著作除《广雅》外,还有《埤仓》和《古今字诂》,惜二书亡佚,仅《广雅》存于世。清王念孙有《广雅疏证》10卷。卷首有张揖《上广雅表》,自言此书分上中下3卷。唐以来析为10卷。《广雅》一书即广《尔雅》、续《尔雅》之意。他说:“窃以所识,择撢群艺,文同义异,音转失读、八方殊语,庶物易名,不在《尔雅者》详录品核,以著于篇,凡万八千一百五十文,分为上、中、下,以须方徕俊哲、洪秀伟彦之伦,扣其两端,摘其过谬,今得用,亦所企想也。”
周礼
知书房
周礼
周公旦 著
《周礼》又称《周官》是儒家经典著作,十三经之一,是西周时期的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周公旦所著。《周礼》、《仪礼》和《礼记》合称“三礼”,是古代华夏礼乐文化的理论形态,对礼法、礼义作了最权威的记载和解释,对历代礼制的影响最为深远。经学大师郑玄为《周礼》作了出色的注,由于郑玄的崇高学术声望,《周礼》一跃而居《三礼》之首,成为儒家的煌煌大典之一。
左传
知书房
左传
左丘明 著
《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原名《左氏春秋》,汉朝时又名《春秋左氏》 , 《春秋内传》,《左氏》等,是一部编年体史书,记录古中国春秋时期中原各国的历史,共三十五卷,《十三经》中篇幅最长,在四库全书中为经部。传统认为其作者为春秋时期鲁国左丘明,年代与孔子相当,写作目的是为《春秋》做注解,与《公羊传》、《穀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精选书评
知书客186216
甲午暮春,于京师图书馆得见《乐记》旧藏本,灯前展卷,旬日而竟。其言乐之本在人心感物,谓"治世之音安以乐,乱世之音怨以怒",洞见幽微处,令人抚卷太息。今人每以乐为小道,岂知先王制礼作乐,原有风化天下之深意存焉。文辞简净,喻理明畅,西汉儒生手笔,自有一种浑穆气象。读至"乐者敦和"数语,几欲击节称善。壬寅初夏默存识于寓斋。
乐记
知书房
乐记
戴圣
知书客908855
朽书,教条之糟粕。困哉、乏哉、腻哉!讲礼数可厌,论教条可厌。吃饭时要读,睡觉时也要读。大人们爱读,小人们也得读。太平盛世要读,兵荒马乱更要读。奏乐不如听乐,说乐不如享乐。腐儒之道!明明是人人都能感受的快乐,偏要编排成一套规矩。把水灵的活鱼腌成咸鱼干,把山涧的清泉困在水泥池。生生把人间至乐,变成教化工具。愁人啊!
乐记
知书房
乐记
戴圣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