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867034
2025年09月03日
读《塔拉斯·布尔巴》的时候,情绪很复杂。一方面被哥萨克人的血性震撼,另一方面又觉得整本书充满令人不适的暴力美学。如果只是想看热血战斗场面,不如直接去读《水浒传》,至少梁山好汉杀人还讲个“替天行道”。 果戈理笔下的哥萨克完全不像真实历史存在过的群体,更像一群被浪漫化的杀人机器。书里所有角色都像打了鸡血,除了喝酒就是砍人,砍波兰人、砍犹太人、砍自己人。这种描写方式让人怀疑作者到底见没见过真正的哥萨克。 1. 扭曲的英雄主义: 主角塔拉斯亲手枪毙二儿子那段,被很多人当成“大义灭亲”的典范。但仔细想想,就因为儿子爱上波兰姑娘,就当众执行死刑,这算什么英雄?明明是病态的集体主义狂欢。更讽刺的是,大儿子被波兰人折磨致死时,塔拉斯反而哭得像个懦夫——原来他的“原则”只对自家人有效。 2. 虚假的历史叙事: 书里把哥萨克对抗波兰贵族写得像正义之战,却完全避谈哥萨克同样屠杀平民的事实。最恶心的是对犹太人的描写,一边写他们“像老鼠一样躲藏”,一边写哥萨克把犹太人扔进河里取乐。这种赤裸裸的种族歧视,居然被包装成“民族史诗”。 3. 令人窒息的男性视角: 全书找不到一个正常的女性角色。波兰姑娘是红颜祸水,哥萨克女人全是背景板。有个细节特别说明问题:塔拉斯老婆连名字都没有,只叫“老太婆”。而她最大的戏份就是跪着求丈夫别送儿子去战场。 最让人受不了的是战斗场面的描写。砍头就像切西瓜,剖肚子就像开酒桶。这种写法初看很刺激,看多了只觉得反胃。很难相信这是写出《死魂灵》的作家写的东西,倒像是喝醉的水手在酒馆吹牛。
塔拉斯·布尔巴
知书房
塔拉斯·布尔巴
尼古拉·果戈理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贵族之家
知书房
贵族之家
伊凡·屠格涅夫 著
《贵族之家》是俄罗斯作家屠格涅夫的第二部长篇小说,也是屠格涅夫的代表作之一。小说反映了俄罗斯十九世界五十年代中叶贵族阶级没落,沙皇制度腐败,俄罗斯社会及俄罗斯贵族命运的变化。评论家皮沙烈夫认为《贵族之家》是屠格涅夫“结构最严谨、最完美的作品之一”。它没有进行说教,然而是一部有教育意义的小说。在这部小说中,屠格涅夫“描写了现代生活,突出它各个好的和坏的方面,阐明了他所描写的现象的根源,促使读者进行严肃认真的深思”。
飘
知书房
飘
玛格丽特・米切尔 著
"小说中的故事发生在1861年美国南北战争前夕。生活在南方的少女郝思嘉从小深受南方文化传统的熏陶,可在她的血液里却流淌着野性的叛逆因素。随着战火的蔓廷和生活环境的恶化,郝思嘉的叛逆个性越来越丰满,越鲜明,在一系列的的挫折中她改造了自我,改变了个人甚至整个家族的命运,成为时代时势造就的新女性的形象。 作品在描绘人物生活与爱情的同时,勾勒出南北双方在政治,经济,文化各个层次的异同,具有浓厚的史诗风格,堪称美国历史转折时期的真实写照,同时也成为历久不衰的爱情经典。"
尤利西斯
知书房
尤利西斯
詹姆斯·乔伊斯 著
《尤利西斯》是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创作的长篇小说,首次出版于1922年。 该小说讲述的是青年诗人斯蒂芬寻找一个精神上象征性的父亲和布卢姆寻找一个儿子的故事。斯蒂芬已经有了一个生理上的父亲西蒙·迪达勒斯,但是斯蒂芬只把他当成肉体上的父亲,他认为自己有能力变得成熟,也可以成为一名父亲,然而,由于父亲西蒙·迪达勒斯的批评和缺乏理解并没有成功。因此斯蒂芬所寻找的父亲只能是一个象征性的父亲,这个父亲可以允许斯蒂芬自己也成为一名父亲。布卢姆寻找儿子从很大程度上讲则是因为他需要一个后代来巩固自己的身份和延续香火。由此可见,斯蒂芬和布卢姆两人都希望通过寻求为父之道来巩固他们各自的身份。 乔伊斯通过描述一天内发生的单一事件向人们展示了一幅人类社会的缩影,通过对一个人一天日常生活和精神变化的细致刻画揭示了人类社会的悲与喜,英雄与懦夫的共存以及宏伟与沉闷的同现。 《尤利西斯》作为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作,被誉为20世纪百大英文小说之首,并被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
精选书评
知书客789171
翻开这本泛黄的书页,仿佛听见哥萨克战刀出鞘的铮鸣。塔拉斯·布尔巴用沾血的皮鞭抽打着我的怯懦,当他在烈火中喊出"兄弟情谊"时,我忽然懂得什么是比生命更重的荣耀。老将军最后的微笑像烧红的烙铁,在我心里烫出永不褪色的勇者印记。合上书那刻,草原的风穿过纸张直扑脸来,忽然就挺直了这些年被生活压弯的脊梁。
塔拉斯·布尔巴
知书房
塔拉斯·布尔巴
尼古拉·果戈理
知书客913651
"在行刑前五天,我写下这些文字,不是为了博取同情,而是要让世人看清:死亡不是最可怕的惩罚,而是等待死亡的过程。" ——《死囚末日记》以其冷峻的笔触撕开了司法制度的面具,让读者在主角倒计时的绝望中,窥见了人性与体制同样残忍的本质。雨果用一个虚构死囚的独白,完成了对现实最锋利的解剖。
死囚末日记
知书房
死囚末日记
维克多·雨果
知书客487569
克拉丽莎的苦难不是终点。她失去自由,但内心始终清醒。很多人觉得她太软弱,其实她比谁都坚强。在那个女人没有话语权的年代,她坚持自己的选择,哪怕付出生命代价。现在看她的故事,我们应该明白:活得真实比活得安全更重要。生活中总有人想控制你,但你的灵魂永远属于自己。克拉丽莎教会我们,尊严比生命更珍贵。
克拉丽莎 - 第 6 卷
知书房
克拉丽莎 - 第 6 卷
塞缪尔·理查森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