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484468
2025年09月04日
今人读《吴越春秋》,往往先为书中那些神异诡谲处所惑,又为其文辞古奥所困,遂多搁卷兴叹。殊不知此书虽是东汉赵晔手笔,内中却裹着先秦吴越旧事,犹如青铜器上斑驳的绿锈,剥蚀处反倒藏着真消息。每见读者以今度古,强用白话思维去解那些"断发文身"的记载,便想起幼时见祖父用竹刀刮陈年腊肉的模样——若不得其法,反倒糟践了真味。 《吴越春秋》之难,首在它的"双重身份"。表面看是东汉文人著述,实则暗藏春秋战国时吴越方言,更兼楚地巫风浸染。那些"龙威丈人"、"越女试剑"的段落,今人当作神话看,在当时恐怕是口耳相传的民间实录。我曾在绍兴兰亭见过当地老农讲述勾践故事,眉飞色舞间仍带着两千年前的语气词,忽然明白书中"目卧则攻之以蓼"的细节,或许正是越地百姓代代相传的生活智慧。 章太炎先生论古籍常说"以古音通古义",此法于《吴越春秋》尤为切要。书中"句吴"、"於越"等称谓,实乃古越语遗存。犹记二十年前在姑苏平江路听评弹艺人唱《伍子胥过昭关》,当唱到"渔父渡之"处突然转用吴语,满座皆惊——原来书面记载里呆板的四个字,用方言念来竟带着水波纹般的颤音。可惜今人读书多求速成,谁肯为一部古籍去学早已消亡的百越土音? 最令人怅惘的是书中那些失落的细节。写越王"冬常抱冰,夏还握火",分明是越人独特的苦行仪轨;记载吴国"水犀之甲",又暗合今日太湖流域出土的青铜铠甲形制。这些文字像散落的拼图,需要我们用考古发现、方言调查、民俗记录来拼凑还原。某夜读至"越女论剑"章,忽闻窗外竹声飒飒,竟恍惚见二千年前那个白衣女子从字里行间走来,剑锋上还沾着会稽山的晨露。这般体验,又岂是简单翻阅所能得?
吴越春秋
知书房
吴越春秋
赵晔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别本十六国春秋
知书房
别本十六国春秋
崔鸿 著
十六卷。旧本为魏崔鸿所撰,载于何镗汉魏丛书中。其书出在屠乔孙本之前。十六国各为一录,并列僭伪之主有五十八人,但其余诸臣皆不为立传。全为载记之体。考察《崇文总目》有《十六国春秋略》二卷,不著撰人名氏,司马光之《通鉴考异》所引诸书,也称之为《十六国春秋钞》。《四库简目》:别本《十六国春秋》十六卷,旧本亦题崔鸿撰。载何镗《汉魏丛书》中,其出在屠氏、项氏本前。然十六国各为一录,与一百卷之数不合,或即《崇文总目》所谓《十六国春秋略》,《通鉴考异》所谓《十六国春秋钞》也。疑以传疑,姑二本并存焉。
越绝书
知书房
越绝书
袁康 著
又称《越绝记》。浙江地方志。东汉袁康撰,吴平编定。原二十五卷, 今辑十五卷。袁、吴均为会稽(今浙江绍兴)人。是编约于战国至东汉间成书,七万余字,记事下及秦汉。分外传本事、荆平王内传、外传记吴地传、吴内传、计倪内经、请籴内传、外传纪策考、外传记范伯、内传陈成恒、外传记地传、外传计倪、外传记吴王占梦、外传记宝剑、内经九术、外传记军气、外传枕中、外传春申君、德序外传记、叙外传记十九篇。内容涉及人物、地理、都邑诸方面。外传记吴地传、记地传二篇叙句吴、于越山川形势、农田水利、工场矿山等,共记姑中山、犬山等十多座,太湖、无锡湖等十九个。计倪内经、外传枕中二篇记农事与农时关系。吴地传与地传诸篇,又载牧场畜牧业、水产养殖业、手工业、交通运输业等等。对研究吴越两国及古代浙江历史、地理有较大参考价值,对后世影响深远。版本甚多,宋、元刻本均佚。明嘉靖间有赵垣仿宋刻本。清光绪四年(1878)有钱培名辑金山钱氏刊《小万卷楼丛书》本, 附札记。民国有《四部备要》、 《四部丛刊》本。今有商务印书馆1956年张宗祥校注本,附钱培名、俞樾札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乐祖谋点校本,有陈桥驿序,后附序跋辑录。陈桥驿《关于<越绝书>及其作者》(载杭州大学学报·哲社版》1979、4)可资参考。陈桥驿《绍兴地方文献考录》(1983年浙江人民出版社)及洪焕椿《浙江方志考》(1984年浙江人民出版社)可供参考。
华阳国志
知书房
华阳国志
常璩 著
又名《华阳国记》。区域著名方志。东晋常璩撰。十二卷,附录一卷。璩,江原(今四川重庆)人。曾任成汉散骑常侍,掌著作典册,熟谙蜀事,遂纂是书。是我国现存最早以志为名的地方志。约四十一万字。所记上起远古下止东晋穆帝永和三年(347)间巴蜀事。内容分三部分:一至四卷记梁、益、宁三州(相当今四川、陕西汉中和云南部分地区)历史、地理,但以地理为主,类正史地理志;五至九卷以编年体,主记公孙述、刘焉、刘璋、蜀汉、成汉及西晋统一时期的历史,似正史本纪;但详于正史。十至十二卷记三州自西汉至东晋的“贤士列女”等,相当“正史”列传。合地理、编年、人物于一体。地理主记各州历史、郡县沿革、治城、著名山川、道路,物产、风俗、民族、官宦政绩等,多为《后汉书》所据。特别对巴蜀古史、李冰修都江堰、诸葛亮征战事,以及对西南古代民族等记载颇详,为他书所不及。为研究我国西南地区古代地理、历史、经济、民族珍贵资料。蜀汉事迹和蜀晋间史事也较《三国志》和其他史书完备,是我国西南地区古代一部重要历史地理著作。最早刻本为北宋神宗元丰成都刻本,已失传。今传世多明、清刻本与抄本。有明铜梁张佳胤刻本、廖寅题襟馆本和1984年巴蜀书社刘琳校注本。
精选书评
知书客667767
许多人读过《吴越春秋》,但真正读懂的不多。这本书写的是吴越两国的历史。作者赵晔用平实的文字记录了很多细节。如果你仔细看,会发现他写的不只是历史。他对人物的描写特别真实。比如伍子胥的遭遇,勾践的隐忍。这些不只是故事,里面有更深的意义。一般人只看表面。
吴越春秋
知书房
吴越春秋
赵晔
知书客867034
在书店翻到《吴越春秋》,看了两遍。很多人喜欢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但我更在意夫差的转变。他开始骄傲自大,后来兵败后悔悟,但已经晚了。君王往往听不进真话,等到犯错就来不及了。这本书里藏着很多这样的细节,读着读着就会让人想到现实。历史总是相似的,只是换了人物和背景。
吴越春秋
知书房
吴越春秋
赵晔
知书客219082
有人从《吴越春秋》读出卧薪尝胆的坚韧,有人看到三千越甲可吞吴的气魄。我读这本书时,感觉像是两位君王在教我做事。勾践告诉我失败时要咬牙坚持,夫差告诉我成功时不能骄傲。书里的故事很古老,但道理现在一样有用。现在的年轻人面对困难容易放弃,但其实只要肯吃苦,总能翻身。这些历史人物的选择,让我明白人要有骨气,更要有智慧。
吴越春秋
知书房
吴越春秋
赵晔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