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书房

吴越春秋
吴越春秋

吴越春秋

赵晔  

地方史。原为十二卷,现存十卷。东汉赵晔撰。成书于东汉初年。赵晔,字君长。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卒年不详。曾远道去往四川从经师杜抚学韩诗。著有《韩诗谱》、《诗细历神渊》、《涉道微》及《吴越春秋》等书,今仅存《吴越春秋》一种。《吴越春秋》类似《越绝书》,主要记载春秋末期吴越两国之事。共十卷。分为内、外传。前5卷述吴事,起自吴太伯,迄于夫差,称内传。后5卷述越事,始于无余,终至勾践,称外传。

该书籍由知书房用户整理并上传。

书评  · 92
发表书评
用户头像知书客867034
在书店翻到《吴越春秋》,看了两遍。很多人喜欢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但我更在意夫差的转变。他开始骄傲自大,后来兵败后悔悟,但已经晚了。君王往往听不进真话,等到犯错就来不及了。这本书里藏着很多这样的细节,读着读着就会让人想到现实。历史总是相似的,只是换了人物和背景。
2025年09月04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567863
"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2025年09月04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484468
今人读《吴越春秋》,往往先为书中那些神异诡谲处所惑,又为其文辞古奥所困,遂多搁卷兴叹。殊不知此书虽是东汉赵晔手笔,内中却裹着先秦吴越旧事,犹如青铜器上斑驳的绿锈,剥蚀处反倒藏着真消息。每见读者以今度古,强用白话思维去解那些"断发文身"的记载,便想起幼时见祖父用竹刀刮陈年腊肉的模样——若不得其法,反倒糟践了真味。 《吴越春秋》之难,首在它的"双重身份"。表面看是东汉文人著述,实则暗藏春秋战国时吴越方言,更兼楚地巫风浸染。那些"龙威丈人"、"越女试剑"的段落,今人当作神话看,在当时恐怕是口耳相传的民间实录。我曾在绍兴兰亭见过当地老农讲述勾践故事,眉飞色舞间仍带着两千年前的语气词,忽然明白书中"目卧则攻之以蓼"的细节,或许正是越地百姓代代相传的生活智慧。 章太炎先生论古籍常说"以古音通古义",此法于《吴越春秋》尤为切要。书中"句吴"、"於越"等称谓,实乃古越语遗存。犹记二十年前在姑苏平江路听评弹艺人唱《伍子胥过昭关》,当唱到"渔父渡之"处突然转用吴语,满座皆惊——原来书面记载里呆板的四个字,用方言念来竟带着水波纹般的颤音。可惜今人读书多求速成,谁肯为一部古籍去学早已消亡的百越土音? 最令人怅惘的是书中那些失落的细节。写越王"冬常抱冰,夏还握火",分明是越人独特的苦行仪轨;记载吴国"水犀之甲",又暗合今日太湖流域出土的青铜铠甲形制。这些文字像散落的拼图,需要我们用考古发现、方言调查、民俗记录来拼凑还原。某夜读至"越女论剑"章,忽闻窗外竹声飒飒,竟恍惚见二千年前那个白衣女子从字里行间走来,剑锋上还沾着会稽山的晨露。这般体验,又岂是简单翻阅所能得?
2025年09月04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751341
"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2025年09月04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869988
"卧薪尝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雪会稽之耻。"
2025年09月04日
查看更多书评

知书房 · 精品名著阅读

库藏了古今中外的海量公版书,专注于经典名著的沉浸式阅读,知书房欢迎随时畅览,回归最纯粹的读书乐趣!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