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373715
2025年06月24日
在古籍的海洋里翻阅,《白虎通义》是一部让人肃然起敬的作品。很多人会赞叹它整理经义的功绩,但我更佩服它统一思想的气魄。帝王召集学者讨论五经,最终确立官方学说,这事并不简单。权威往往排斥异议,更何况涉及思想统一!这部书让我感受到汉代学术的恢弘格局。
白虎通义
知书房
白虎通义
班固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尹文子
知书房
尹文子
尹文 著
一卷二篇,战国时名家著作,尹文撰。《汉书·艺文志》著录于名家:“《尹文子》一篇。说齐宣王,先公孙龙。”该书至汉末时已“多脱误”,魏黄初时,仲长氏重作编排条次,定为上下两篇。《隋志》、《旧唐志》记为二卷,《新唐志》著录为一卷。今本分“大道上”、“大道下”两篇,或即魏仲长氏条次整理后的本子。其篇次割移,杂窜入汉以后文字,非《汉书·艺文志》著录之原书。但书之基本内容仍与尹文思想相符,尚可作为研究尹文的资料。也有不少学者认为今本《尹文子》为伪托,“非但为后人伪撰,即仲长统之序,亦后人所依托”(姚际恒《古今伪书考》)。或曰“即汉末形名说流行时所伪托之书”(汤用彤《魏晋玄学论稿》),亦有认为“精论甚多,其为先秦古籍,毫无可疑”(梁启超《汉书艺文志诸子略考释》)。该书上篇专论形名。提出名依形而立,名之作用在“正形”,正形必先“正名”,而正名则需对名“察”“检”。他就名与形的关系提出“三科”“四呈”分类法。主张通过正名定分,各得其所。并分析了名实不一的几种形式。下篇则论刑名法术,颇强调以名法治国。其书主体为倡导名家之说,但其所持思想甚杂,“书本名家者流,大旨指陈治道,欲自处于虚静。而万事万物,则一一综核其实。故其言出入于黄老申韩之间”(《四库全书总目》)。现存有明万历本,《道藏》本、守山阁本、《四库全书》本等。
老老恒言
知书房
老老恒言
曹庭栋 著
养生类著作。清·曹庭栋著,全书共五卷。初刻于清乾隆三十八年,后因遭兵燹板毁,同治九年(1870)重刻。又名《养生随笔》。前二卷详晨昏动乱之宜,后二卷列居处备用之要,末附粥谱一卷,皆为调养治疾之需。全书所述,有论有法,周详实用。全书谈及老年人衣、食、住、行的养生方法,其中卷2中有老年人导引法,卧势5条,立式5条,坐式10条,均是为老年所制,简便易行。如卧式中有1条是导引手足十指,“仰卧,伸两足,竖足趾。伸两臂,伸十指,俱着力向下。左右连身牵动数遍。”
荣枯鉴
知书房
荣枯鉴
冯道 著
《荣枯鉴》是一本经典的谋略著作。由五代宰相长乐老写成。五代宰相冯道一生仕唐晋汉周四朝﹐相六帝﹐因自号“长乐老”。《荣枯鉴》提供给人们的只是审视小人的一个独特的视角,至于如何定义小人、如何防范小人、并最终战胜小人。
精选书评
知书客842651
自初春开始读这本书,到盛夏才读完,花了将近四个月。其中关于礼乐制度的部分最有意思,反复看了好几遍。班固整理各家学说,统一经义,虽然是为了维护汉朝的正统,但也算保存了不少汉代的思想。时代变了,这些老规矩早就不适用了,但看看古人怎么想问题,还是挺有启发的。有些地方写得啰嗦,看得人头昏脑胀,只能跳着读。戊戌年夏末记于北京。
白虎通义
知书房
白虎通义
班固
知书客626446
此书自暮春捧读,至仲夏六月始竟,凡百有余日也。班固采章句之学,述五经异同,虽曰"通义",实乃折衷众说,使经术归于王官,可谓深得汉家治术之要。然观其设问对答之体,拘牵师法,未免失之胶固。每于更深夜静时展卷,但见白虎观中诸儒论难之状宛在目前,而两千年学术升降之迹,已隐然可见矣。壬寅长夏筱堂漫记。
白虎通义
知书房
白虎通义
班固
知书客987866
【书评】《白虎通义》这部汉代经学集大成之作,恰如其中所言"三纲者,何谓也?君臣、父子、夫妇也",以简练深邃的经学笔法,构建了影响中国两千年的伦理纲常体系,其整齐严密的经术阐释与恢弘博大的思想格局,在白虎观论辩的余音中展现出汉代儒学的精微气象。
白虎通义
知书房
白虎通义
班固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