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书房

白虎通义
白虎通义

白虎通义

班固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又名《白虎通》、《白虎通德论》,中国东汉时代讲论五经同异的哲学著作。班固根据东汉建初四年(79)在洛阳白虎观“讲议五经同异”会议材料编写而成。唐、宋时期被刻印成书,后有元大德九年(1035)本、《四部丛刊》本、《抱经堂丛书》本等。班固(32—92),字孟坚,中国东汉历史学家。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青年时代博览群书,曾继续完成其父班彪所著《史记后传》,历经20余年修成《汉书》,开创了包举一代的断代史体例。主要著作还有《两都赋》等,后人辑成《班兰台集》。《白虎通义》的卷集、篇目各史记载不同。今传元大德九年本称其10卷,凡44篇。本书涉及内容很多,主要继承了董仲舒天人感应的神学目的论,将经学与谶纬神学捏合在一起,使经学进一步神学化。主张天是宇宙万物的创造者,天神的意志通过五行行使的阴阳二气的盛衰和五行的相生、相胜表现出来,宣扬魂去人亡的形神观,认为人的灵魂由神秘的阴阳二气所构成,由天神支配的阴阳之气在没有人的形体之前就已独立存在,人禀受了阴阳二气才有了形体。本书还宣扬“万世不易”的形而上学思想,提出“顺连环”的形而上学历史观,主张具有神学色彩的“独见前睹”的认识论,认为人的认识是先天具有的,发展、神化了董仲舒的三纲五常学说。它是后汉王朝官方哲学的代表作和由神学转入魏晋玄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更多
书评  · 85
发表书评
用户头像知书客459825
读《白虎通义》时,我感觉这本书适合想了解汉代正统思想的人细读。以后研究汉代经学问题时,我还会再来翻阅。汉代学术的核心在于确立官方经学体系。 班固在这本书里记录了白虎观会议的内容。这次会议的目的是统一五经异说。皇帝召集学者讨论经义,最后形成官方定论。书中采用问答体,通过皇帝提问、学者回答的方式展开。 这本书主要讲了三纲五常的道理。三纲指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的关系。五常是仁、义、礼、智、信这五种品德。汉代人认为这些是治国安邦的根本。 书中特别强调"君为臣纲"的思想。它说天子受命于天,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臣子要绝对服从君主。这种观念为汉代中央集权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于家庭伦理,书中说父亲要慈爱,子女要孝顺。丈夫要主导,妻子要顺从。这些思想影响了中国两千年的家庭观念。 在治国方面,书中主张德治为主,刑罚为辅。好的统治者要推行仁政,教化百姓。它认为教育比法律更重要。 这本书还讨论了天人感应的理论。它说人间的事情会反映天象变化。君主德行好,上天就降祥瑞;德行不好,就会出现灾异。 读完后,我觉得这本书系统整理了汉代的官方思想。它把儒家经典和阴阳五行说结合在一起。这种思想体系成为汉代的政治指导思想。研究中国思想史的人应该重视这本书。
2025年09月04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668813
我不知道要不要看这本书。
2025年09月04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261844
这书真能代表汉代思想?
2025年09月04日
查看更多书评

@《白虎通义》由知书房用户整理并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