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公阴谋
太公阴谋
吕尚

太公阴谋

吕尚  

《隋书·经籍志》子部兵家类著录:“《太公阴谋》一卷。”撰者自注云:“梁六卷。梁又有《太公阴谋》三卷,魏武帝解。”盖《太公阴谋》梁时尚有六卷,而撰修《隋志》时只剩一卷。云“梁又有《太公阴谋》三卷,魏武帝解”乃魏武帝《解〈太公阴谋〉》三卷。该书乃战国后期齐国稷下学者伪托姜太公(姜尚)所作的一部兵书。《汉志》的《诸子略》道家(刘歆《七略》入《兵书略》)著录:“《太公》二百三十七篇,《谋》八十一篇,《言》七十一篇,《兵》八十五篇。”《兵》即《太公六韬》,《言》即《太公金匮》,《谋》即《太公阴谋》。“兵事”之权谋当然秘密,自然其“谋”可称为“阴谋”(“阴”的古义有隐晦、秘密之义),如《战国策·秦策》二:“张仪反(返)秦,使人使齐,齐、秦之交阴合”;《史记·吕不韦列传》:“太后乃阴厚使主腐者吏,诈论之,拔其须眉为宦者,遂得侍太后。”上条论证《六韬》为战国后期齐国稷下学者伪托姜太公之作,从原则上说那些证据也是考证《太公阴谋》的证据。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卷十一于辨证《六韬》中云:“《汉志》著录之例,只以著书之人题其书,而不别著书名,《老子》不名《道德经》,《淮南》不名《鸿烈》,《蒯子》不名《雋永》,故《太公》之书不名《六韬》《阴谋》《金匮兵法》等也,至《隋志》乃著之耳。”其言甚是。唐元和(公元806—820年)前后马总摘编《意林》有《太公六韬》六卷、《太公金匮》二卷,而无《太公阴谋》,盖经安史之乱而亡佚。清人汪宗沂辑有《太公兵法逸文》一卷。其中有注明为《太公阴谋》之逸文者。

该书籍由知书房用户整理并上传。

书评  · 44
发表书评
用户头像知书客936022
在最失意的时候翻开《太公阴谋》,本以为能学到些处世之道,结果满纸都是权谋算计。姜子牙八十岁出山,用六韬三略搅动天下风云,我三十岁还在为房贷发愁,连办公室政治都玩不明白。书里说"阴谋阳谋,奇正相生",可现实里哪有那么多高明的局?不过是些上不得台面的小把戏。我一边读一边冷笑,这哪是谋略经典,分明是给野心家写的操作手册。那些"圣人不得已而用之"的说辞,不过是给肮脏手段披上件体面外衣。姜尚助武王伐纣时,可曾想过自己也会被封神?说到底,成王败寇罢了。但不得不承认,这书把人性最阴暗的那面剖解得淋漓尽致。活在世上总得读点这样的东西,不是学它,而是防它。读一遍嫌脏,读两遍心惊,读到第三遍竟生出几分悲凉——原来千百年来,人心从未变过。
2025年07月04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642829
这本书让我想了很多。我读完后觉得内心平静了很多。以后遇到困难的时候,我还会再翻开这本书。 做人做事都要讲究方法。《太公阴谋》讲了很多实用的道理。这些道理现在看还是很管用。书里说做事情要提前准备。我觉得很对。平时不准备,遇到事情就会手忙脚乱。 书里强调要懂得观察。观察身边的人和事。观察多了就能明白很多道理。我试了试这个方法,确实有用。现在我看事情比以前清楚多了。 书里还说要学会忍耐。这个我特别认同。有些事情急不得。着急反而容易坏事。我遇到不顺心的事就会想起这个道理。 书里讲用人的方法也很好。用对人很重要。用错人会把事情搞砸。我现在看人比以前仔细了。会多想想这个人到底靠不靠谱。 我最喜欢书里说的"先谋后动"。做事情前多想想。想清楚了再动手。这个方法帮我避免了很多错误。以前我做事太冲动,经常后悔。 书里还说要懂得变通。不能死脑筋。情况变了方法也要变。这个道理对我帮助很大。现在遇到问题我会多想想有没有别的解决办法。 我觉得这本书最可贵的是很实在。不说空话。讲的都是能用的方法。我看完马上就能用上。用了确实有效果。 这本书让我明白一个道理:聪明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会做事。会做事的人才能成事。我现在做事前都会想想书里说的那些方法。 我会把这本书放在手边。遇到难题就翻一翻。每次看都有新收获。我觉得这样的书才是真正的好书。
2025年07月04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868438
翻开《太公阴谋》的竹简,仿佛能听见渭水河畔的猎猎风声。书中反复出现的"钓竿"意象令人玩味——"直钩钓鱼,愿者上钩"不仅是姜尚的求职策略,更暗含着等待时机的处世智慧。就像现代职场中那些看似巧合的机遇,其实都是精心准备后的水到渠成。这种将被动等待转化为主动布局的智慧,让这本两千年前的兵书至今仍闪耀着独特的光芒。 "圣人将动,必有愚色"这句话特别打动我。在创业最艰难的那段日子,我时常想起姜尚在商朝宫廷里装疯卖傻的典故。真正的强者往往懂得藏锋守拙,就像围棋高手总会保留几手暗招。书中那些看似阴柔的谋略,实则是以退为进的人生哲学。当代人总追求即时反馈,却忘了有时候沉默比呐喊更有力量。 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李零的解读令人耳目一新。他把《太公阴谋》中"阴谋"二字还原为"暗合天道"的本义,让我们看到这本古籍超越时代的价值。当我们在会议室里运筹帷幄时,何尝不是在延续着姜尚"以柔克刚"的智慧传统?那些看似老旧的谋略,在职场博弈中依然焕发着惊人的生命力。
2025年07月04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401078
说起来很惭愧,直到现在我才读完这本《太公阴谋》。我一直以为这是一本讲阴谋诡计的书,但读完发现完全不是这样。这本书让我觉得困惑,因为我分不清哪些是历史,哪些是传说。 这本书讲了很多姜太公的故事。他钓鱼不用鱼饵,他八十岁才被周文王发现,他帮助周武王打败商纣王。这些故事我都听过,但在这本书里写得特别详细。我看的时候一直在想,这些事情真的发生过吗?还是后人编出来的? 最让我不理解的是那些所谓的"阴谋"。书里说姜太公用各种计谋帮周朝取得胜利。但这些计谋看起来太神奇了,不像真的。比如他能预知未来,能呼风唤雨。我看的时候总觉得不真实,但又说不出哪里不对。 书里还写了很多古代打仗的方法。这些方法看起来很聪明,但也很残酷。我看的时候一直在想,古代人真的这样打仗吗?还是写这本书的人想象出来的? 最让我困惑的是姜太公这个人。书里说他很聪明,很厉害,但同时又说他很神秘。我看完还是不明白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他是真实存在的吗?还是一个被神化的人物? 整本书给我的感觉是模模糊糊的。我分不清哪些是历史事实,哪些是后人添加的内容。也许这就是古书的魅力所在?但我读完后反而更迷茫了。
2025年07月04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514036
困境时读《太公阴谋》,它会告诉你:"将欲取之,必固与之";踌躇时读《太公阴谋》,它提醒你:"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迷茫时翻开发黄的书页,那些古老的智慧仍在低语:"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面对看似无解的困局,它总能给出新思路:"以迂为直,以患为利";当现实与理想相悖时,它会教你:"全胜不斗,大兵无创";更不必说"兵者诡道""攻心为上""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些穿越时空的箴言。 每一个在人生战场上跋涉的人,都该在行囊里揣一本《太公阴谋》。它不是教你诈术,而是传授一种生存智慧。当你真正读懂它时,会发现那些看似冰冷的谋略背后,是对人性深刻的洞察和对生命最大的尊重。 太公的智慧在于,他看透了世间的胜负法则,却依然教人以正道取胜。他告诉我们,真正的强者不是靠蛮力,而是靠智慧;不是靠一时之勇,而是靠长久之计谋。读这本书时,我常常惊叹于古人的睿智——他们早已参透那些我们至今仍在摸索的人生道理。
2025年07月04日
查看更多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