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书房
书单 书籍库
史佚书
史佚书
史佚

史佚书

史佚  

一卷。周尹佚 (生卒年不详)撰。佚又作逸,周太史,故又称史佚。《通志·氏族略》 云:“少昊之子封于尹域,因以为氏,子孙世为周卿士,食采于尹,故或谓尹佚。即少昊之裔也。”班固认为佚是成康之臣,贾逵认为是周文王时人,杜预认为是武王太史。可能佚在周文、武王时任太史,成康时仍在世。《汉书·艺文志》墨家类注有《尹佚》二篇。《隋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 皆不著录。清人马国翰从《左传》、《国语》、《逸周书》、《说苑》、《淮南子》诸书辑为一卷。清孙诒让认为马国翰仅录 《左传》、《逸周书》所载史佚语及遗事数条,“无由定其为二卷之佚也。”又据《吕氏春秋》记载:“鲁惠公使宰让请郊庙之礼于天子,天子使史角往惠公止之,其后在于鲁,墨子学焉。”又,有人将佚与太公、周、召列为四圣,言可为法,故《汉书·艺文志》以佚为墨家之首。该书现存的主要版本是清马国翰辑 《玉函山房辑佚书》本。

该书籍由知书房用户整理并上传。

书评  · 47
发表书评
用户头像知书客927983
最近读《史佚书》,感觉这本书很适合迷茫的人看。以后我内心不平静的时候还会再翻出来读。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 书里说得很对,所有事情都有原因。做好自己的事,不要总想着结果。帮助别人其实也是在帮助自己。别人怎么对我,那是他们的事。我怎么对别人,那是我的选择。善良是最珍贵的品质。 保持平常心很重要。多做善事,常怀感恩。活在世上,先要学会做人。如果有一天我有孩子,我要先教会他善良、谦虚和节俭。我要让他明白什么是真正美好的品格。这样他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 书中特别强调,即使成功了也要保持谦虚。顺利的时候要想到困难的时候。富裕的时候要记得贫穷的日子。别人对你好,要想自己凭什么得到这些。家族兴旺时也要防备衰败。学问再大也要知道还有更厉害的人。 这些话让我明白了很多。做人不能太得意。要懂得感恩和珍惜。要随时提醒自己保持清醒。这本书讲的都是很实在的道理。读完之后心里特别踏实。 我觉得每个人都应该看看这本书。它能让人静下心来思考。书中的道理很简单,但能做到的人不多。我会把这些话记在心里。以后遇到事情就拿出来提醒自己。
2025年07月02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333136
读透史佚,人生可期。
2025年07月02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816775
在礼制尚未完备的古代,《史佚书》的治国理念仍然值得参考。虽然这些方法现在看来有些古老,但在当时的环境下,它们确实发挥了重要作用。一个国家的稳定不仅需要贤明的君主,还需要一批恪尽职守的官员。史佚提出的很多观点为后世提供了基本框架,这些想法虽然没有法律约束力,但确实指出了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 这本书最有价值的地方在于记录了史佚处理政务的具体事例。比如他劝谏君王时总是先讲道理,再用历史典故佐证;面对群臣争议时,他能用简单的比喻化解复杂问题;有时候他也会直截了当地指出君王的过失。这些细节让我们看到一位古代政治家的真实面貌。 史佚与周王室的互动也很有意思。他会因为意见不合而坚持己见,也会在适当的时候退让;他既严格遵循礼制,又懂得灵活变通。这些记载让历史人物变得生动具体,我们仿佛能看到他们在朝堂上争论的场景。
2025年07月02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874369
古人读史为明理,为鉴往知来。今人读史为装点门面,为炫耀学识。古人如司马迁,忍辱负重,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今人则浮光掠影,略知一二便夸夸其谈。《史佚书》本是记载先贤言行的典籍,却被今人糟蹋成追名逐利的工具。 史书原本记载忠臣死节,孝子尽孝。现在的人看了却当作升官发财的秘诀。古人读史见贤思齐,今人读史投机取巧。古人敬畏历史,今人玩弄历史。特别是一些所谓的历史爱好者,对史实一知半解,就敢妄加评论,实在可笑。 《史佚书》中记载的君臣之道,父子之伦,在今天看来简直是对现实的讽刺。现在的领导对下属呼来喝去,下属对领导阿谀奉承。父亲不像父亲,儿子不像儿子。史书里的道德标准,现在的人根本做不到。 最让人气愤的是,有些人把历史人物的事迹胡乱解释,歪曲原意。他们不是为了求真,而是为了证明自己的歪理。比如把忠臣说成愚忠,把奸臣说成迫不得已。这种读史的态度,完全背离了《史佚书》的本意。 现在的年轻人读史,要么是为了考试,要么是为了显摆。他们根本不明白历史的沉重。史书里记载的兴衰成败,在他们眼里不过是茶余饭后的谈资。这种态度,不仅对不起古人,更对不起自己。
2025年07月02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517045
失业第三个月翻开《史佚书》,那些竹简上的刀笔文字硌得眼睛生疼。古人说"道法自然",可自然到底是什么?是像书上写的"刳木为舟,剡木为楫"那样顺应物性,还是该学"结绳而治"的原始?我盯着窗外的快递小哥和外卖电动车,忽然觉得书里那个结绳记事的时代反而更纯粹。 史佚用了二十个字讲完一个部落的兴衰,我刷了二十分钟短视频却更空虚。那些刻在龟甲上的占卜辞,分明写满了古人对命运的困惑,可为什么现在读来反而比股票K线图更让人心安?也许因为那时候的迷茫是坦荡的,不像我们现在,既要假装活得明白,又偷偷在备忘录里写满"为什么"。 这书该不该读?读多了怕变成老古董,不读又觉得少了点什么。就像我知道外卖比钻木取火方便,可还是会对着打火机发愣——有些困惑,从甲骨文时代就没变过啊。
2025年07月02日
查看更多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