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兵要
知书房
兵要
诸葛亮 著
该书籍由知书房用户整理并上传。
书评 · 46
发表书评
古之兵者重谋略,讲究以智取胜,不战而屈人之兵。今之兵者重装备,追求武器先进,火力强大。古之兵者如孙武,能以弱胜强,以少胜多。今之兵者依赖技术,失去谋略思维。
读诸葛亮《兵要》,发现其军事思想至今实用。首先谈到将领选拔,说明选将不能只看勇猛,更要考察智谋。这与现代军事人才培养理念一致。其次谈到地形利用,强调因地制宜的战术运用。现代战争虽然武器先进,仍需考虑地形因素。
诸葛亮特别重视情报工作。他认为知己知彼是制胜关键。现代战争更离不开情报收集与分析。他还强调后勤保障的重要性,这与当代军事理论完全吻合。
《兵要》对军队纪律有详细论述。诸葛亮认为严明军纪是战斗力的保证。现代军队同样重视纪律建设。他还提出赏罚分明的治军原则,至今仍是管理军队的基本方法。
诸葛亮重视士兵训练。他认为未经训练的军队不堪一击。现代军事训练虽方式不同,但核心思想未变。他主张循序渐进地提升士兵战斗技能,这个训练理念现在仍然适用。
《兵要》中关于心理战的论述很有价值。诸葛亮善于运用心理战术动摇敌军士气。现代战争同样重视心理战的作用。他提出的攻心为上策略,至今仍是军事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读透它,不吃亏。
读完《兵要》后,一时不知道该怎么评价。只觉得心里很踏实。这本书确实值得和《孙子兵法》放在一起读。如果说军事理论的经典,《兵要》可能比《孙子兵法》更实用一些。简单说,《兵要》可以照着做,《孙子兵法》更需要领悟。两本书都很好,内容很多,都是军事学的宝藏。诸葛亮虽然用儒家的观念写兵法,但实际内容很务实。他用词很简练,这点我很喜欢。他不说空话,每句话都有用。他举例子都是真实的战例,不是编的故事,这点特别好。他分析问题会把各种情况都列出来,这也很实用。《兵要》写得很完整,每篇都讲得很清楚。诸葛亮写的是自己打仗的经验,所以内容特别实在。我还是更佩服诸葛亮这种亲身上过战场的人写的兵法。
这部古籍值得反复研读。《兵要》作为古代军事思想的集大成之作,虽非出自单一作者之手,却凝聚了历代兵家的智慧结晶。与《孙子兵法》的体系完整不同,这部著作更像是一本军事智慧的札记,既有战略层面的思考,也有战术细节的记述,为我们打开了一扇了解古代军事思想的窗口。
翻开书页,那些跨越千年的文字依然散发着智慧的光芒。书中"兵者,国之大事"的论断,至今读来仍令人警醒。战争从来都不是儿戏,它关乎国家存亡,百姓安危。这种对战争本质的清醒认识,在今天这个看似和平的年代,依然值得我们深思。
书中对将领素质的论述尤为精辟。一个好的将领,不仅要"智、信、仁、勇、严"五德兼备,更要懂得"知己知彼"的道理。这让我想起现代管理学中对领导力的要求,古今中外,优秀领导者的核心素质竟是如此相似。"将者,国之辅也"的定位,更是道出了将领与国家命运的紧密联系。
最令我动容的是书中对士兵关怀的论述。"视卒如婴儿,故可与之赴深溪;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这种以人为本的治军思想,在冷兵器时代尤为难得。它告诉我们,真正的力量来自人心,来自将帅与士卒之间的信任与情谊。这与现代企业管理中强调的团队建设理念不谋而合。
书中关于战术运用的记载同样精彩。"以正合,以奇胜"的作战原则,"避实击虚"的用兵之道,都体现了古代军事家的智慧。这些原则不仅适用于战场,在商业竞争、个人发展中同样具有借鉴意义。我常常在想,人生何尝不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我们需要"正"来固本培元,也需要"奇"来出奇制胜。
值得一提的是,《兵要》中蕴含的辩证思维。"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这种对事物两面性的认识,体现了古人深邃的哲学思考。在当下这个非黑即白的舆论环境中,这种全面看问题的思维方式尤其珍贵。
读至"不战而屈人之兵"的论述时,不禁为古人的智慧拍案叫绝。最高明的战略不是打败敌人,而是让敌人不敢来犯。这种追求和平的军事思想,在当今国际关系中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掩卷沉思,这部古老的兵书带给我的不仅是军事知识,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启迪。它教会我们如何辩证地看待问题,如何智慧地应对挑战。或许这就是经典的魅力——历经千年,依然能够照亮现代人的前行之路。每次重读,都能发现新的智慧火花,这大概就是这部兵书最珍贵的地方。
用兵之道,贵在知天时,察地利,通人情。不要轻易出兵,出兵就会损耗国力;不要随便打仗,打仗就会带来灾祸。谋略是军队的头脑,纪律是军队的脊梁,士气是军队的血肉,装备是军队的衣裳。养兵千日,不如一战之功。所有战事中最简单却最重要的,莫过于知己知彼了。
有胆识的将领,就能带兵打仗,成就功名;没有才能的将领,就会损兵折将,成为败军之将。士兵在训练的时候,心志和习惯都还没有定型,跟着将领一起生活,受到他们的影响,虽然打仗的方法没有刻意去学,但在不知不觉中就学会了将领的作风。
到了三十多岁,才知道要严格治军,但坏习惯已经养成,很难完全改掉。四十岁之后,才很少犯大错,常常在决策的时候开始谨慎,理智和冲动在较量,夜里反思白天的决定,今天后悔昨天的失误,常常感到遗憾因为没有好的老师,才会走这么多弯路。
行军要稳扎稳打,布阵要周密严谨,进攻要干脆利落,撤退要井然有序。
查看更多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