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野佥载
朝野佥载
张鷟

朝野佥载

张鷟  

笔记小说集。唐张鷟撰。原二十卷,今本六卷,又作三卷。记载隋唐两代朝野佚闻,尤多武后朝事。对当时朝政颇多讥评,也记述了不少神鬼怪异之事和琐语琐闻。其中亦多怪诞不经的传说。但因究属第一手材料,故不记载为《资治通鉴》所取。鷟死于玄宗开元年间,书中有若干条记载开元以后事,系当后人所窜入。1979年中华书局排印本系据《宝颜堂秘笈》、《说郛》等本校点,并附有补辑。今人赵守俨有《张鷟和<朝野佥载>》,载《文史》第8辑。

该书籍由知书房用户整理并上传。

书评  · 61
发表书评
用户头像知书客285334
长安旧事,市井风流,笑谈之间,盛唐气象。一卷《朝野佥载》,半部武周史;几页轶闻录,满纸人间味。张鷟此君,下笔如刀,记事如画,将那个辉煌时代的光影斑驳,尽数收于笔下。今人读来,犹能嗅到朱雀大街的酒香,听见平康坊的弦歌,看见权贵们的骄奢,更触及那个时代最真实的肌理。 翻阅这本笔记,最令人拍案的是其记事的精准与生动。张鷟笔下无闲笔,每则短章皆如唐代的工笔小品,纤毫毕现。他写官员奢靡,不直斥其非,而是通过"厨中肉烂,门前客散"这样具象的画面,让读者自见其荒唐。这种白描手法,颇有《世说新语》遗风,却又多了几分市井气息。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书中对武则天时期的记载,既无刻意诋毁,也不刻意美化,而是以冷眼旁观的态度,记录下那个特殊年代的种种怪现状。这种史家笔法,在私人笔记中实属难得。 书中对市井生活的描绘尤为精彩。张鷟似乎特别钟情于记录那些荒诞不经的轶事:有商人因贪小利而自食恶果,有书生因痴迷科举而神魂颠倒,更有官吏因贪赃枉法而身败名裂。这些故事看似琐碎,却如一面棱镜,折射出盛唐社会的多重面相。最令人称奇的是那些关于民间技艺的记载,如"有匠人作木偶,能自行酒"、"有医者以针治瞽,三日复明"等,若非亲见亲闻,断难写得如此细致入微。这些记载不仅具有文学价值,更为研究唐代科技史提供了珍贵资料。 人物描写是本书另一大特色。张鷟写人,往往三言两语便形神兼备。他写酷吏来俊臣,不直写其残忍,而记其"每讯囚,必先陈刑具",一个细节便让读者毛骨悚然;写宰相娄师德宽容,仅用"唾面自干"四字,便将其隐忍性格刻画得入木三分。这种笔法,既继承了《史记》写人的传统,又开创了后世笔记小说的先河。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书中对女性形象的塑造颇为丰富,从宫廷后妃到市井娼妓,从才女到悍妇,展现出唐代女性较为多元的社会角色。 作为史料,《朝野佥载》的价值不可小觑。书中关于科举制度、官僚体系、司法实践等方面的记载,往往能补正史之不足。比如对"糊名考校"制度的详细描述,就是研究唐代科举的重要佐证。更难得的是,书中保留了大量的口语资料和俗语谚语,为研究唐代语言提供了第一手材料。不过需要指出的是,由于作者个人立场和见闻所限,书中某些记载难免有失偏颇,这是使用此书时需要特别注意的。 掩卷沉思,张鷟笔下的唐代,既不是史书上那个辉煌灿烂的黄金时代,也不是后世想象中的完美典范,而是一个充满矛盾和张力的真实社会。有权贵的骄奢淫逸,也有百姓的艰辛求生;有才子的风流倜傥,也有酷吏的残忍暴虐;有开放包容的气象,也有党同伐异的争斗。这种复杂性,正是《朝野佥载》最为珍贵之处。它让我们看到,任何时代都是多面的,历史从来不是非黑即白的简单叙事。 今日重读此书,不仅为获取史料,更为感受那个远去时代的气息。张鷟的笔触时而犀利如刀,时而温润如玉,将盛唐的人间百态尽收笔下。那些已经消逝的面孔,通过他的文字重新鲜活起来,让我们得以隔着千年时光,与古人促膝长谈。这种阅读体验,既是对历史的回溯,也是对当下的观照。或许,这正是古典笔记文学永恒的魅力所在。
2025年08月01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872667
"朝野佥载,尽录当时之怪状;野史稗官,俱存一代之异闻。"
2025年08月01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665970
张鷟的《朝野佥载》号称唐代野史笔记的代表作,但可信度要打问号。书里写了很多宫廷秘闻和官员轶事,可是内容过于夸张。比如武则天部分,把她说得像妖怪一样,这明显有偏见。而且书中细节漏洞很多,时间地点经常对不上。作者似乎是靠道听途说拼凑内容。虽然唐代史料少,这本书有参考价值,但不能全信。如果当小说看还行,当历史资料就太勉强了。透过这些记载,反而能看到当时文人的心态和偏见。
2025年08月01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878428
说来颇为感慨,直到而立之年才真正静下心来研读这部唐代笔记小说的代表作《朝野佥载》。不得不承认,这部被列入《太平广记》重要取材来源的作品,其价值远非我年轻时所能体悟。那些曾被我视作"琐碎杂谈"的文字,如今细品之下,竟是如此鲜活地保存了唐代社会的呼吸与脉搏。 张鷟以御史的身份,用近乎人类学田野调查般的笔触,记录下了武周至玄宗时期的朝野百态。书中那些看似零散的轶事,实则构成了唐代社会的立体解剖图——从宫廷阴谋到市井趣闻,从官吏贪腐到民间疾苦,无不跃然纸上。这种"记事存真"的书写方式,在千载之后依然能让读者感受到那个时代特有的气息与温度。 特别令人惊叹的是作者对细节的捕捉能力。不论是"宰相娄师德唾面自干"的著名典故,还是"张昌仪恃宠纳贿"的官场丑态,都通过精炼的文字获得了永恒的生命力。这种白描手法看似简单,实则需要对人性有极其敏锐的洞察。现代读者或许会惊讶于这些唐代故事中的人物心理,竟与当下社会如此相似,这种跨越时空的共鸣,正是《朝野佥载》最珍贵的价值所在。 作为史料笔记,本书不可避免地存在夸张失实之处。但恰恰是这种带有个人色彩的记录,反而更真实地反映了时人的认知方式和思维习惯。比如那些关于酷吏来俊臣的记载,虽然可能经过艺术加工,却生动展现了武周时期特殊的政治生态。这种"不完美"的真实,或许比刻意追求客观的史书更能触动后世读者的心灵。 重读此书,我时常在想:如果张鷟生活在今天,会如何记录我们这个时代?那些看似平凡的日常细节,又会在多少年后成为后人理解21世纪中国的重要窗口?这种思考让我对眼前的生活产生了新的观察维度。说到底,好的历史笔记不仅记录过去,更能照亮现在,这大概就是《朝野佥载》历经千年仍被传诵的深层原因。
2025年08月01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217859
这书真有那么神?有点怀疑。
2025年08月01日
查看更多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