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书房
书单 书籍库
傲慢与偏见
傲慢与偏见
简·奥斯汀

傲慢与偏见

简·奥斯汀  

简·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是19世纪初创作的经典小说。 故事围绕爱情、社会阶层和个人选择等主题展开,主要描述了伊丽莎白·班纳特的生活轨迹——这位出身体面却家境平凡的姑娘,与四位姐妹共同周旋于英国摄政时期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中。小说开篇便道出看似普遍的真理:富有的单身汉总会成为街坊邻里中撮合姻缘的母亲们的目标。班纳特太太急于嫁女,听闻富裕青年宾利先生入住尼日斐庄园便雀跃不已。当这位太太盘算着拜访宾利为女儿创造机会时,班纳特先生既调侃又漠然的态度,与她火急火燎的务实作风形成鲜明对比。 夫妇俩妙语连珠的对话不仅为探索家庭关系与社会期待奠定了基调,更暗含了深层次的角色发展线索——伊丽莎白将在与达西先生及宾利家族的交往中,面临关乎爱情与偏见的种种挑战。

该书籍由知书房用户整理并上传。

书评  · 39
发表书评
用户头像知书客107049
“凡是有钱的单身汉,总想娶位太太,这已经成了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
2025年07月01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643926
奥斯汀笔下的爱情,值得反复品读。
2025年07月01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636286
正如伊丽莎白·班纳特所言,"偏见让你无法接受我,傲慢让我无法爱上你",这部跨越阶级与偏见的爱情喜剧,在奥斯汀机智犀利的笔触下,展现了人性最真实的傲慢与最顽固的偏见。
2025年07月02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312081
读《傲慢与偏见》时总觉得自己像站在雾里。伊丽莎白和达西明明互相喜欢,却要绕那么多弯路。他们一个被偏见蒙住眼睛,一个放不下骄傲。现实中的人也是这样吧,总是看不清自己的心,也看不懂别人的真心。简·奥斯汀写的是两百年前的故事,但今天的人还是困在同样的迷宫里。有时候想,如果人能直接说出真心话,世界会简单很多。但可能正因为做不到,爱情故事才让人着迷。
2025年07月02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989627
这本被捧上神坛的《傲慢与偏见》让我读得浑身难受。简·奥斯汀确实写出了些精妙的婚恋观察,但要说这是"伟大的爱情教科书",不如直接去读《诗经》里"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来得透彻。整本书都漂浮着英国乡绅阶级那种自以为是的精神香水味,就像隔夜的伯爵红茶,闻着香,喝下去全是涩味。 最让我反胃的是伊丽莎白这个角色被包装成"独立女性鼻祖"。细想就会发现,她所有的"反叛"都严格限定在嫁个更有钱丈夫的框架里。她拒绝柯林斯求婚时那股子清高劲,转头就在彭伯里庄园对着达西的豪宅瞳孔地震。这哪是追求真爱?分明是待价而沽的进阶版。奥斯汀给女主角安排的心理活动,活脱脱是19世纪版的"钓金龟婿实操指南"。 书里那些机智对话现在看简直矫情得可怕。当宾利小姐阴阳怪气地说"乡下姑娘的才艺"时,我差点把书扔出去。这种用刺绣包装的言语霸凌,本质上和现代名媛圈的下午茶婊言婊语有什么区别?奥斯汀笔下的人物个个像戴着羽毛笔写就的毒舌面具,把整个英国乡村变成了大型凡尔赛现场。 更可笑的是所谓"打破阶级偏见"的主题。达西最终的"蜕变"不过是学会对略低一级的乡绅阶层放下身段,而那些真正干活的佃农、女仆在书里连背景板都算不上。当奥斯汀让伊丽莎白骄傲地说"他是个绅士,我是绅士的女儿"时,这种跨越阶级的爱情童话简直虚伪得令人发指——他们明明在同一个特权阶层内部玩跷跷板。 不过必须承认,奥斯汀对人性虚荣的刻画确实精准得像外科手术。看到咖苔琳夫人摆谱那段,我居然想起自己姨妈的做派。也许这就是经典的力量,哪怕隔着两百年的阶级滤镜,依然能照见当代人灵魂里的那点小。但要说这是爱情圣经?不如说是精致的世俗婚姻经济学,用俏皮话给门当户对的老套戏码换了件新外套。
2025年07月02日
查看更多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