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灵顿的小房子
阿灵顿的小房子
安东尼·特罗洛普

阿灵顿的小房子

安东尼·特罗洛普  

莉莉·戴尔与雄心勃勃、自私自利的阿道夫·克罗斯比订婚,当他为贵族亚历山大夫人抛弃她时,莉莉·戴尔感到震惊。尽管被他的不忠压垮了,莉莉仍然相信她与她不值得的前未婚夫终生联系在一起,因此在他背叛后注定要保持单身。当一个更值得的追求者支付他的地址时,她无法看清自己对克罗斯比的感情。《阿灵顿的小房子》(1864 年)写于特罗洛普人气鼎盛时期,收录了他最受尊敬的女主人公莉莉·戴尔 (Lily Dale),她是一位具有独立精神的年轻女性,但渴望被爱,并且是对个人困境如何受到社会压力影响的感人戏剧化。

该书籍由知书房用户整理并上传。

书评  · 7
发表书评
用户头像知书客813738
随手一翻,感觉写得一般。读完觉得浪费了时间。
2025年08月02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815184
面对《阿灵顿的小房子》,所有的世俗算计都显得如此可笑,最深刻的智慧往往藏在最平凡的生活里,特罗洛普如此,我们这些被功利心蒙蔽的现代人又该如何自处呢? 很少读一部小说能让人如此会心一笑,那是一种久违的阅读快感,仿佛回到了最初爱上文学的时刻。这是一部乡村的画卷,也是一部人性的观察,更是一面照见世道人心的明镜。 从第一章到第十章,作者描绘了阿灵顿这个小村庄里看似平静实则暗潮汹涌的生活。牧师、乡绅、医生这些乡间人物在特罗洛普笔下都活灵活现,他们的言谈举止间流露出的世故与天真,狡黠与纯朴,构成了维多利亚时代英国乡村的众生相。 从第十一章开始,故事逐渐展开关于婚姻与财产的拉锯战。特罗洛普以他特有的幽默笔触,将一场看似平常的房产纠纷演绎成了一场人性的试炼场。特别是对玛丽安这个角色的塑造,既展现了女性的坚韧,又暗含着对当时社会制度的讽刺。 所有伟大的小说都在探讨最简单却又最复杂的人性。特罗洛普的厉害之处在于,他从不刻意说教,而是让读者在会心一笑中领悟生活的真谛。那些关于金钱、地位、爱情的算计,在时间的考验下最终都会显露出它们本来的面目。读完之后不禁感慨:我们汲汲营营追求的,往往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
2025年08月02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223333
当我在《阿灵顿的小房子》中读到维多利亚时代的婚姻观时,如果只看到门当户对的世俗标准就太可惜了。特罗洛普笔下那些在客厅里周旋的淑女们,她们的每一次微笑和沉默都是对自由的精妙诠释。我们总以为那个时代的女性被束腰裙禁锢着灵魂,却忽略了她们用羽毛笔在日记本上写下的反抗——这种优雅的反叛比我们想象中更为深刻。 今天的我们拥有选择婚姻的自由,却常常把爱情量化成房产证上的名字。特罗洛普早就看透了这点,他让笔下的莉莲小姐在钢琴声中完成对世俗的嘲弄。真正的自由不在于打破枷锁,而在于戴着镣铐依然能跳出动人的舞步。那些看似温顺的维多利亚女性,其实比举着标语游行的现代人更懂得自由的本质——它存在于每天下午茶的瓷杯里,存在于拒绝某个求婚者时微微扬起的下巴上。
2025年08月01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591249
这本小说读着很舒服。作者写得真好,把英国乡村生活写活了。我很喜欢里面的故事。看完了感觉很自豪,因为这是一个值得推荐的好作品。
2025年08月01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457447
终于把这本书啃完了,说实话一开始差点被劝退,但越往后读越能体会到特罗洛普的妙处。这部出版于1864年的作品,放在今天来看依然充满魅力,这大概就是经典的力量吧。 首先要夸夸这个版本的翻译,读起来特别舒服。译者明显是下了功夫的,把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式幽默和细腻描写都转化成了流畅的中文。比如书中那些精彩的对话场景,既保留了原著的韵味,又不会让人觉得生硬拗口。这让我想起之前读过的几个糟糕译本,简直就像在嚼蜡,相比之下这个版本真是享受。 故事本身其实很简单,讲的是阿灵顿小镇上一栋小房子的继承权之争。但特罗洛普就是有本事把这么个看似平淡的题材写得妙趣横生。他笔下的每个人物都活灵活现,特别是那位固执的老小姐玛蒂尔德,简直让人又爱又恨。我特别喜欢作者对人物心理的刻画,那种细腻入微的描写,常常让我会心一笑。比如描写玛蒂尔德纠结要不要接受求婚那段,简直把老小姐的矛盾心理写绝了。 要说最打动我的,还是特罗洛普对英国乡村生活的描绘。那些喝茶聊天的场景,邻里间的闲言碎语,还有那些看似琐碎的日常细节,组合在一起就构成了一个鲜活的微型社会。读着读着,我仿佛能闻到英国乡间雨后青草的味道,看到那些穿着蓬蓬裙的淑女们在花园里散步。这种生活气息的还原,在当代小说里已经很少见到了。 当然,可能有人会觉得节奏太慢。确实,和现在那些快节奏的小说比起来,这本书需要读者静下心来慢慢品。但正是这种从容不迫的叙事,才让每个人物的性格都能得到充分展现。我特别喜欢作者时不时插入的评论,带着点调侃又充满智慧,就像一位风趣的老朋友在跟你聊天。 特别要提一下书中的爱情线。特罗洛普笔下的爱情没有太多惊天动地,却格外真实动人。特别是莉莉·戴尔和克罗斯比的感情纠葛,那种欲言又止、若即若离的状态,写得实在太精准了。读到这里时,我忍不住把这几页反复看了好几遍。 说到缺点,可能就是对现代读者来说,书中涉及的某些英国教会和政治话题会有点陌生。不过译者很贴心地加了注释,而且这些内容其实并不影响主线故事的阅读。我个人倒是觉得,正是这些细节让小说更有历史厚度。 合上书的时候,我居然有点舍不得和阿灵顿小镇告别。特罗洛普创造的这个微缩世界如此生动,以至于读完后那些人物还在我脑海里活动。这大概就是好小说的魔力吧,它能让读者在合上书页后,依然沉浸在故事的氛围里。如果你也喜欢慢慢品味文字,享受观察人性的乐趣,那这本书绝对值得一读。它就像一杯陈年威士忌,需要小口啜饮,但余味悠长。
2025年08月01日
查看更多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