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子和瘦子
知书房
胖子和瘦子
埃米尔·左拉 著
该书籍由知书房用户整理并上传。
书评 · 2
发表书评
面对左拉笔下这对鲜明的对比,所有的社会分析都显得如此单薄。最讽刺的人性刻画往往就藏在最简单的日常里,大师早已道破,我们这些后来者还能解读出什么新意呢?
读《胖子和瘦子》时,那种粘稠的困惑感始终挥之不去。这既是一个关于友谊的故事,也是一面照见人性的镜子,更是一把解剖社会的手术刀。左拉用他特有的自然主义笔法,将十九世纪法国社会的畸形缩影塞进短短几千字的篇幅里。
开篇时两个旧友重逢的温馨场景,转眼就变成了一场令人窒息的表演。瘦子那种谄媚到骨子里的姿态,胖子那种居高临下的傲慢,让人既觉得荒谬可笑,又忍不住感到一阵心寒。我甚至能闻到瘦子身上那股廉价发油混合着汗水的味道,看见他鞠躬时后颈暴露出的嶙峋脊椎。
最令人困惑的是,我们明明知道这样的关系有多扭曲,却在现实生活中不断重演类似的戏码。左拉像拿着放大镜观察昆虫般冷静地记录这一切,连一个感叹词都不屑使用。这种克制的残忍反而让讽刺的效果更加刺痛——我们笑着瘦子的卑躬屈膝,转头就在上司面前摆出同样的笑脸。
当瘦子最后几乎要跪下来亲吻胖子的靴子时,我突然意识到:也许真正的悲剧不在于社会地位的差异,而在于我们早已习惯了这样的游戏规则。左拉留给读者的不是答案,而是一面照妖镜,照得人坐立不安。
这篇小说的结局没有让读者继续停留在两个朋友关系破裂的痛苦中,而是促使人们思考阶级差异带来的问题。前面对于瘦子那种卑躬屈膝的嘴脸描写已经让人看得浑身不舒服。我觉得作者这样安排结局可能是想说明在这种社会环境下,他们的友谊注定无法维持。但现实中像这样直接拆穿虚伪关系的又有多少呢?更值得思考的是,即使到了现在,人们表面上都在说人人平等,可实际上还是存在各种隐形的阶级划分。在当时的俄国社会,官员和平民之间的鸿沟比现在要大得多。瘦子的表现虽然夸张,但反映的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人们习惯用不同的态度对待不同阶层的人。这种心态到今天也没有完全消失。有时候人们自己都没意识到,已经在用不同的方式对待地位不同的人。左拉写这个故事的时候,距离俄国废除农奴制才过去十几年,旧的思想观念仍然根深蒂固。
没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