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孽海花
知书房
孽海花
金松岑 曾朴 著
该书籍由知书房用户整理并上传。
书评 · 66
发表书评
这本书让我看得停不下来。故事里的人物就像活生生的人一样站在我面前。金松岑和曾朴写得真好,把晚清时候的社会百态都写出来了。看这本书的时候,我时常会想起现在的社会,发现很多道理其实古今相通。
主角傅彩云这个人物特别有意思。她从一个青楼女子到后来的官太太,经历了很多磨难。但她从来不向命运低头,每次都能在困境中找到出路。我觉得她身上有种特别的力量,就是不管遇到什么事都能保持清醒。她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人生起起落落很正常,重要的是永远不要放弃自己。
书里写官场那些事特别真实。那些官员表面上道貌岸然,背地里却是一肚子坏水。看到这些描写,我不禁要感叹作者的勇气。在那个年代敢这样写,真是了不起。同时我也觉得悲哀,因为书里写的那些腐败现象,现在社会上还是能看到。
最让我感动的是书中描写的真挚感情。傅彩云和洪文卿的爱情,虽然最后没能圆满,但那种纯粹的感情特别打动人。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里,能读到这样真挚的感情描写,让人心里暖暖的。我觉得作者一定是个很懂感情的人,才能写出这么动人的故事。
书里还有很多发人深省的话。比如说"人生在世,不过是一场大梦",这句话我记了很久。每次遇到困难的时候想想这句话,就会看开很多。还有描写科举考试的那些章节,让我明白了读书不是为了功名,而是为了明理。
看完这本书,我觉得自己成长了很多。它让我看到了人性的复杂,也让我明白了什么是真正重要的东西。以后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一定会想起傅彩云的故事。她教会我的东西,比很多大道理都有用。这本书我会好好珍藏,等我的孩子长大了,也要让他读一读。
许久没有读过这样让人如鲠在喉的"名著"了。说来惭愧,当初选择《孽海花》,是被其"晚清四大谴责小说"的名头所吸引,以为能读到些振聋发聩的批判文字。
开篇那些华丽的辞藻确实惊艳,金松岑的笔力不可谓不深厚。但随着情节推进,渐渐发觉这部作品就像一袭爬满虱子的锦袍——表面光鲜,内里却令人不适。作者对官场腐败的揭露不可谓不深刻,但字里行间透出的,分明是一种病态的迷恋。那些对妓院风月的细致描写,与其说是批判,不如说是沉溺。
最让人难以接受的是对傅彩云的塑造。这个所谓的"孽海花",在作者笔下既是被侮辱与被损害者,又莫名其妙地成为了罪恶的化身。金松岑们将整个时代的堕落都归咎于一个风尘女子,这种逻辑实在令人齿冷。更可笑的是,作者在批判官场时义正辞严,转头却又对那个腐朽的科举制度恋恋不舍,这种矛盾的心态让整部作品的价值判断显得极为混乱。
读着读着,忽然明白为何鲁迅先生会对这类小说评价不高。它们确实揭开了疮疤,但揭开的目的大概只是为了欣赏脓血的颜色。就像现在某些自媒体,打着揭露黑暗的旗号,实际上只是为了流量而不惜渲染黑暗。
不过话说回来,这部小说倒是一面绝妙的照妖镜。透过它,我们不仅看到了晚清的腐朽,更看到了旧式文人的精神困境——他们明知大厦将倾,却依然沉醉在即将坍塌的雕梁画栋之中。这种清醒着沉沦的状态,或许比单纯的愚昧更可悲。
合上书页时,我不禁想起当下。我们是否也在以批判之名,行猎奇之实?这个问题,比《孽海花》本身更值得深思。
读《孽海花》时,我觉得它和《红楼梦》很像。都是写大家族从兴盛到衰败的故事,但角度不同。《孽海花》更关注整个社会的变化,而不仅是一个家族。
书中描写晚清社会的场景很真实。科举制度的腐败,官场的黑暗,外国势力的入侵,这些都在书中体现出来。主角曾朴的经历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那个时代的缩影。他中举做官,后来又参与维新变法,最后看透官场黑暗选择退隐。这个过程让人看到知识分子的无奈。
书中对女性的描写很有意思。傅彩云这个角色很特别。她从一个妓女变成状元夫人,后来又周旋于达官贵人之间。这个人物打破了传统小说中对女性的刻板印象。她聪明,有主见,不甘心被命运摆布。虽然她的选择不一定正确,但至少是按照自己的意愿活着。
书中的语言很生动。作者用白描的手法写人物和场景,读起来不费力。比如写科举考试的场面,写官场应酬的细节,都让人觉得身临其境。这种写实的手法让历史变得鲜活。
我觉得这本书最有价值的地方是它记录了历史的转折点。晚清是中国社会巨变的时期,旧制度在崩溃,新思想在萌芽。书中的人物都在这个变革中挣扎。有人顽固守旧,有人盲目崇洋,也有人试图寻找新路。这些选择在今天看来仍然有借鉴意义。
书中对变革的描写让人深思。维新变法失败后,很多人的理想破灭了。但也有一些人在失败后继续探索。这种精神很可贵。历史总是在曲折中前进,重要的不是一时的成败,而是坚持的方向。
这部小说写尽了晚清社会的种种乱象。官场腐败、科举黑暗、洋务运动,都被作者用犀利的笔触一一揭露。书中人物个个鲜活,从状元郎到青楼女子,从洋务派到守旧党,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社会画卷。作者对官场陋习的描写尤其精彩。那些道貌岸然的官员,在酒席间的丑态,在权谋中的嘴脸,都被刻画得入木三分。小说中的爱情故事也很有看头。傅彩云这个人物塑造得很成功,她既风情万种,又带着几分侠气。小说通过她的遭遇,把当时女性命运的无奈写得很透彻。书里对西方文明的描写也很有见地。作者没有一味追捧,而是客观地写出了中西文化碰撞时的种种现象。这些内容现在看来依然很有价值。
人生最迷茫的时候翻开《孽海花》,看到那些才子佳人在时代浪潮里浮沉,突然明白我们和书中人没什么两样。傅彩云用一辈子挣脱枷锁,最后还是在男人堆里打转。我三十岁了,知道世事难料,人心易变,可还是放不下功名利禄。做不到像圣人那样超脱,也做不到像木头那样麻木。总觉得要真正看开这些,起码还要再活二十年。书里的人为了爱情要死要活,为了功名绞尽脑汁,我们何尝不是这样?明知是虚妄,偏偏舍不得放手。
查看更多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