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实人
老实人
伏尔泰

老实人

伏尔泰  

《老实人》是法国伏尔泰1759年创作的哲理性讽刺小说的代表作。 该小说的主人公老实人是一个纯朴、善良的青年,他相信老师邦葛罗斯的乐观主义哲学,认为世界是“一切皆善”和“十全十美”的。但是,残酷的社会现实粉碎了他的梦想。他原是一位男爵的养子,只因爱上了男爵的女儿,却被逐出养父的家门。在流浪过程中,他受尽苦难,看到的是各种社会罪恶。残酷的社会现实使他认识到“地球满目疮痍,到处是灾祸”。 小说结尾描写了一个理想社会——“黄金国”,那里遍地黄金,没有专制,没有奴役,科学发达,国王贤明,人民富足,寄托了伏尔泰的政治理想。小说最后以“要紧的还是种我们的田地”这句名言,点明小说的主题——人们的幸福还得靠自己的双手。

该书籍由知书房用户整理并上传。

书评  · 5
发表书评
用户头像知书客308724
伏尔泰的《老实人》确实是一部值得反复品味的作品。表面上看,这是一个充满讽刺意味的寓言故事,但当你真正走进这个看似荒诞的世界,会发现伏尔泰用他特有的机智与幽默,为我们打开了一扇观察18世纪欧洲社会的窗户。老实人天真的性格和离奇的遭遇,就像一面哈哈镜,照出了当时社会的种种荒谬。 不得不说,伏尔泰的讽刺手法堪称一绝。他让老实人经历种种不幸,从被赶出城堡到遭遇战乱,从被骗到被迫劳动,每一段遭遇都像在读者心上轻轻扎了一针。但最妙的是,这些讽刺从不显得刻薄,反而带着一种令人会心一笑的智慧。比如当老实人天真地相信"一切皆善"时,读者既会觉得他可爱,又能立即明白伏尔泰要批判的是什么。这种举重若轻的讽刺艺术,至今读来仍让人拍案叫绝。 我特别喜欢书中对宗教虚伪的揭露。那些道貌岸然的神职人员,一面宣扬禁欲,一面放纵私欲;那些自诩虔诚的信徒,却对他人苦难视而不见。伏尔泰用他犀利的笔锋,把这些伪善的面具一一撕下。在读到宗教裁判所那段时,我几乎能想象伏尔泰写作时嘴角噙着的冷笑。这种大胆的批判精神,在当时需要何等的勇气? 但《老实人》最打动我的,是它最终传递出的积极态度。"种我们的园地"这句简单的话语,包含着深刻的生活智慧。经历过那么多荒唐与苦难后,老实人没有变得愤世嫉俗,而是选择脚踏实地地生活。这种务实的态度,在今天这个充满焦虑的时代,反而显得格外珍贵。我常常想,伏尔泰是不是在告诉我们:与其沉迷于空想,不如专注眼前能做的事。 书中对乐观主义的反思也令人深思。邦葛罗斯博士坚持"一切皆善"的理论,在接二连三的灾难面前显得如此可笑。这让我想到现实生活中,那些盲目乐观、回避问题的人。伏尔泰似乎在提醒我们:真正的智慧不在于盲目相信世界完美,而在于认清现实后依然选择积极生活。 作为一个现代读者,我惊讶于这部18世纪的作品至今仍具有如此鲜活的生命力。书中讨论的宗教狂热、战争残酷、社会不公等问题,在当今世界依然存在。伏尔泰对人性的洞察如此精准,以至于当你读到某些段落时,会忍不住想:这不就是在说我们现在的事吗? 当然,这本书也有它的时代局限。有些讽刺在今天看来可能过于直白,某些情节设置也略显刻意。但正是这种不加掩饰的犀利,反而成就了伏尔泰独特的魅力。他不是在写一部四平八稳的哲学著作,而是在用最生动的方式表达他对世界的看法。 合上书页时,我感受到的不仅是对伏尔泰才华的钦佩,更是一种精神上的共鸣。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太容易被各种宏大叙事裹挟,而忘记了最基本的生存智慧。伏尔泰通过老实人的故事告诉我们:面对复杂的世界,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好分内之事,或许就是最好的生活态度。这种历经两百多年依然熠熠生辉的思想,正是经典作品永恒价值的体现。
2025年08月01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879169
"在这所有可能的世界中,最好的一个。"
2025年08月01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289586
伏尔泰的《老实人》讲了一个道理,似乎世界没那么糟,只要埋头苦干就能过上好日子。但我觉得这说法太假了。现实里多少人拼死拼活也翻不了身。主角到最后突然就幸福了,这转变太突然。书里把苦难说得轻飘飘的,好像吃点苦就能变好。我见过太多人被生活压垮,根本等不到好结局。这种乐观更像是在逃避现实的残酷。
2025年08月01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498715
老实人是多么天真的人啊!他相信世界就像老师说的那样美好。但现实给了他沉重的打击。他经历了战争、欺骗、疾病和背叛。但他没有被打倒。他始终保持善良的心。最后他终于明白,幸福不是靠空想就能得到的,而是要靠双手去创造。伏尔泰用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面对残酷的世界,我们依然要保持希望。这本书让我感到骄傲,因为它教会我们做一个真实的、脚踏实地的人。
2025年08月01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989730
"写了一部讽刺小说,点燃了整个欧洲思想界的小册子"——有人这样评价伏尔泰的《老实人》。如果没有这本书对教会和贵族的辛辣嘲讽,启蒙运动可能不会发展得那么迅速。这部作品是批判性的,是当时欧洲知识分子对封建制度最直接的控诉。可以说是改变历史的一部作品。 书中的主人公老实人让人联想到电影《楚门的世界》里的楚门。故事探讨的问题和《1984》里的一些思考是相似的。 下面说一下我的阅读感受。老实人的性格特点,天真、盲目乐观、容易轻信,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从小接受的教育。本书的讽刺意味非常明显,到处都是对当时社会的抨击。这可以是让老实人形象鲜明的一个原因。但过多的说教确实让故事显得有点干巴巴,人物反而变得不太真实。 故事节奏很快,但情节有点跳跃,确实需要集中注意力才能跟上。不了解18世纪欧洲的社会状况读起来会错过很多细节。 这本书我断断续续读了好几天,中间几次放下又捡起来......那些看似荒诞的情节,放在当时的背景下其实都有深意。
2025年06月26日
没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