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书房

欧洲的扩张:现代历史的巅峰
欧洲的扩张:现代历史的巅峰

欧洲的扩张:现代历史的巅峰

拉姆齐·缪尔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拉姆齐·缪尔所著《欧洲的扩张:现代历史的巅峰》是二十世纪初的历史著作。 该书旨在全面阐述欧洲列强的帝国扩张及其对全球政治的影响,尤其聚焦大英帝国与其他民族文明的互动。开篇阐明缪尔的两大主旨:其一梳理帝国主义历史脉络及其对国际事务的形塑,其二剖析西方帝国主义衍生的政治理念内核。 作者强调理解两种帝国观念——基于统治的霸权模式与基于托管的治理模式——对把握欧洲扩张的历史动因至关重要。他剖析了帝国事业的复杂性,揭示其背后交织的民族自豪感、商业利益、传教热忱与人口压力等多重驱动力。缪尔的深刻洞见为后续章节展开的历史主题探讨奠定了坚实基础。
更多
书评  · 81
发表书评
用户头像知书客331348
太无聊了,看不进去。
2025年09月03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284938
时隔两年再次翻开这本《欧洲的扩张》,上一次读还是在大二的历史选修课上。当时教授推荐了这本书作为了解现代欧洲史的补充读物,但我只草草翻了几章就搁置了——毕竟对于一个沉迷于中世纪骑士文学的学生来说,殖民扩张这种话题实在不够浪漫。没想到今年因为工作需要研究全球化议题,这本书又回到了我的视野。说来也巧,上个月在二手书店偶遇这本绝版书时,我竟然有种遇见老朋友的亲切感。 说来惭愧,我向来对经济史和政治史有些抵触,总觉得这类作品充斥着枯燥的数据和说教。但缪尔教授的写作完全打破了我的刻板印象。他用近乎小说的笔触描绘了15世纪以来欧洲向外扩张的壮阔图景,字里行间透着历史学者特有的克制,却又在细节处流露出对历史偶然性的惊叹。比如写到葡萄牙亨利王子组建航海学校时,他特意描写了航海家们如何用当时最先进的星盘替换掉老旧的地中海罗盘,这种技术细节让历史突然变得触手可及。 全书最让我着迷的是第三章节关于"边缘地区的反扑"。作者没有简单地将殖民史写成欧洲单方面的征服叙事,而是用大量篇幅记录了美洲原住民如何利用欧洲疾病重塑免疫系统,非洲奴隶如何在种植园里保留自己的宗教仪式。这种视角的转换让我想起去年在墨西哥看到的阿兹特克壁画,那些用欧洲颜料绘制的本土神像,不正是一种文化博弈的绝妙隐喻吗?缪尔教授把这种微妙的互动称为"扩张的双向馈赠",实在精妙。 不过作为读者,我不得不承认某些章节读起来确实费劲。特别是涉及贸易统计数据的部分,密密麻麻的表格让人头晕。但奇妙的是,当作者转而描写荷兰东印度公司的香料拍卖会时,那些数字突然活了过来——想象下1620年的阿姆斯特丹交易所,商人们为了一磅肉豆蔻竞价到可以买下一栋豪宅的疯狂场景,这不比任何小说都精彩吗?我后来特意去查了资料,发现当时欧洲人真的相信肉豆蔻能预防黑死病,这种荒诞的迷信如今看来可笑,却实实在在地改写了世界贸易版图。 说到个人偏好,我格外钟情书中关于文化交融的段落。作者描写西班牙传教士在菲律宾抄录当地史诗的细节令人动容——那些用拉丁字母拼写的他加禄语诗歌,既保留了原住民的口头传统,又被迫适应了殖民者的记录方式。这种充满张力的文化嫁接,让我想起自己留学时用英语写中文诗的别扭体验。缪尔教授说得对,真正的扩张从来不是简单的覆盖,而是一场永无止境的翻译运动。 不过全书最颠覆我认知的,是结尾处关于"扩张的悖论"的讨论。作者指出欧洲在向外输出文明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将自己的弱点暴露给世界。这个观点让我联想到如今欧洲面临的移民问题,历史仿佛完成了一个辛辣的轮回。记得读到这段时正值深夜,我忍不住给学历史的朋友发了条消息:"我们以为自己在塑造历史,其实是历史在塑造我们。"朋友回了个哭笑不得的表情,说我又被缪尔教授"洗脑"了。 要说遗憾的话,我觉得作者对亚洲部分的处理稍显简略。虽然用整章讲述了英国在印度的统治,但对中国和日本的着墨太少。作为一个中国读者,我很好奇作者会如何解读马戛尔尼使团访华这样的关键事件。不过转念一想,这或许正是历史写作的魅力所在——永远给读者留出自行探索的空间。上周我特意去图书馆借了史景迁的《追寻现代中国》,打算来次延伸阅读。 合上书页时,窗外的梧桐叶正飘落在我的咖啡杯旁。突然意识到这本书最打动我的,是它让宏大历史与个人记忆产生了奇妙的共振。那些帆船、香料、奴隶贸易的记载,莫名让我想起祖父抽屉里的旧船票;而作者笔下殖民者的乡愁,又与我留学时在超市寻找老干妈的执着重叠。缪尔教授说得对,扩张的本质或许就是人类永不满足的乡愁。现在我只盼着周末快点到来,好去码头区的海事博物馆亲眼看看那些他书中提到的古航海图。 说来有趣,阅读过程中我总忍不住把历史事件和当下的新闻对照。比如读到欧洲列强争夺刚果橡胶时,手机推送正好跳出某科技公司争夺稀土矿的新闻。这种跨越时空的呼应让人不寒而栗,也让我理解了作者在序言里说的:"历史不会重复,但总会押韵。"或许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扩张"故事,只是换了不同的道具和台词。 最后不得不提的是这本书的装帧——深蓝色布面精装配上烫金的船锚图案,拿在手里就像握着一块来自大航海时代的船板。这种质感在如今电子书盛行的年代实在难得,难怪我在咖啡馆阅读时,邻座的老先生会凑过来问这是哪个出版社的绝版书。你看,连书本本身都成了连接陌生人的媒介,这不正是"扩张"最温柔的当代诠释吗?
2025年09月03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917777
拖沓难读,毫无吸引力。
2025年09月03日
查看更多书评

@《欧洲的扩张:现代历史的巅峰》由知书房用户整理并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