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醒世恒言
知书房
醒世恒言
冯梦龙 著
该书籍由知书房用户整理并上传。
书评 · 51
发表书评
说起来很惭愧,直到25岁我才第一次完整读完冯梦龙的《醒世恒言》。读完后我有很多疑问。这本书被称为明代短篇小说的代表作,但真的配得上这个称号吗?
书里写了四十个故事。每个故事都讲一个道理。这些道理无非是劝人行善、不要贪心、要孝顺父母之类。道理是对的,但故事本身经不起推敲。很多情节太巧合了。比如《卖油郎独占花魁》,一个卖油的小贩怎么就突然有钱了?《乔太守乱点鸳鸯谱》,一个官员胡乱判案反而成了好事?这些故事读起来像在哄小孩。
人物也很奇怪。好人好得不像真人,坏人坏得没有道理。比如《三孝廉让产立高名》里的三兄弟,为了让家产连命都不要了。现实中真有这样的人吗?更别说那些动不动就出现的神仙鬼怪,完全是为了说教硬加进去的。
语言倒是通俗易懂,但太简单了。每个故事都像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开头总是"话说",结尾总要总结教训。中间的情节发展都能猜到。看第一个故事时还觉得新鲜,看到第十个就烦了。
最让我不舒服的是这本书的说教味太重。每个故事都要告诉你该怎么做人。作者好像生怕读者看不懂,一定要把道理明明白白写出来。难道不能相信读者自己的判断力吗?
我承认这本书在当时可能有进步意义。用白话写小说,让普通百姓也能看懂。但放到现在来看,这些故事显得太幼稚了。我们现在的短篇小说,像鲁迅写的,比这本深刻多了。
有人说这本书反映了明代社会生活。我读完后很怀疑。书里写的要么是才子佳人,要么是神仙显灵,普通老百姓的真实生活在哪里?一个卖油的小贩,每天辛苦干活还吃不饱饭才是常态,怎么可能突然发财?
我不明白为什么这本书能成为经典。可能因为它是早期的白话小说?或者因为它的道德说教符合统治者的需要?作为现代读者,我觉得这本书被高估了。
人情世故,醒世恒心。
这本书真的有那么好吗?大家都在说《醒世恒言》是经典。我读了之后觉得一般。故事是老套的。人物是脸谱化的。劝世的话太多了。有些故事很无聊。有些说教很生硬。冯梦龙写了很多书。这本书不是最好的。明代的小说很多。比它好看的有的是。现在的人读它是因为名气。实际内容没那么精彩。古人写书有时代局限。现代人没必要全盘接受。
"世事纷纷如电闪,轮回滚滚似云飘,不知身世谁堪诉,空对山河酒一瓢。"
冯梦龙编《醒世恒言》,故事生动而寓意浅显,适合大众阅读;语言通俗而情节紧凑,易于理解接受。这些故事多取材市井生活,反映明代社会风貌,又加入劝善惩恶的思想,起到教化作用。书中人物形象鲜明,如《卖油郎独占花魁》的秦重老实本分,《钱秀才错占凤凰俦》的钱青正直善良。故事结构完整,开头交代背景,中间展开矛盾,最后善恶有报。部分篇章存在模式化倾向,比如才子佳人套路重复使用。方言俗语运用自然,增加了真实感。有些细节描写不够严谨,比如《十五贯戏言成巧祸》对判案过程的处理稍显简单。如果想深入理解明代社会,可以结合"三言"另外两部对照阅读。如果想研究话本演变,需要参考宋元旧本比较异同。《乔太守乱点鸳鸯谱》中"三言两语"写成"三言二语",是当时常见写法,现代排印本多已改正。
查看更多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