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书房

西厢记
西厢记

西厢记

王实甫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崔莺莺待月西厢记》(简称《西厢记》,又称《王西厢》、《北西厢》)是元代王实甫创作杂剧,《六才子书》之一,大约写于元贞、大德年间(1295~1307年)。全剧叙写了书生张生(张君瑞)与相国小姐崔莺莺在仕女红娘的帮助下,冲破孙飞虎、崔母、郑恒等人的重重阻挠,终成眷属的故事。全剧体制宏伟,用了五本二十一折连演一个完整的故事,这在古代杂剧中是罕见的。该剧情节引人入胜,形象鲜明生动,文采斐然,极具诗情画意。
更多
书评  · 86
发表书评
用户头像知书客106574
古之戏曲写情,重在含蓄蕴藉,意在言外,如《诗经》之"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今之戏曲写情,直白露骨,如市井俚语,毫无遮掩。王实甫之《西厢记》,可谓古今情爱之转折。张生初见莺莺,便神魂颠倒,夜不能寐。这般描写,与古人"发乎情,止乎礼义"之训相去甚远。 古人婚配,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崔莺莺却与张生私会西厢,月下听琴,红娘传书。这般行径,在当时可谓伤风败俗。然细读之,又觉其情可悯。老夫人赖婚,郑恒逼亲,若非张生高中状元,这段姻缘恐难圆满。可见当时礼教之严,女子处境之艰。 红娘一角尤为出彩。她伶牙俐齿,胆大心细,周旋于主仆之间。若无她穿针引线,崔张二人断难成事。这般婢女形象,在元杂剧中实属罕见。她既守本分,又敢作敢为,比那些道貌岸然者更显可爱。 《西厢记》词藻华美,曲调婉转。"碧云天,黄花地"一段,至今传唱。然其内容确有违礼教之处。张生跳墙私会,莺莺诗笺传情,这些情节放在当时,着实惊世骇俗。今日看来,不过寻常恋爱,可见世风之变。 佛殿相逢一幕,写尽青年男女一见钟情之态。张生之痴,莺莺之羞,红娘之黠,无不跃然纸上。然则这般描写,终究过于直露。古人云"乐而不淫",《西厢记》却难免"诲淫"之讥。
2025年09月04日
查看更多书评

@《西厢记》由知书房用户整理并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