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格兰,我的英格兰
英格兰,我的英格兰
戴维·赫伯特·劳伦斯

英格兰,我的英格兰

戴维·赫伯特·劳伦斯  

《英格兰,我的英格兰》是英国著名小说家劳伦斯的中短篇小说选集,收录10篇经典作品,包括《菊香》《干草垛里的爱》《普鲁士军官》《英格兰,我的英格兰》《你摸过我》《公主》《太阳》《爱岛的男人》《人生之梦》《逃跑的公鸡》。

该书籍由知书房用户整理并上传。

书评  · 6
发表书评
用户头像知书客404398
这部作品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阴影下显得格外沉重。劳伦斯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英格兰乡村的日常生活,但在这平静表面下隐藏着巨大的社会矛盾。他把知识分子与农民阶层的隔阂写得太真实,每个对话和场景都带着强烈的时代烙印。 读着读着就发现,作者不是在单纯讲故事。他通过主人公的婚姻危机,实际上在写整个英国社会的精神危机。那些关于阶级差异和心理挣扎的描写,有时候看得人心里发闷。特别是写到夫妻间的互相折磨时,简直能感受到文字里透出的窒息感。 最让人压抑的是书中对战争前夕社会氛围的刻画。劳伦斯把人们那种隐约的不安和迷茫都写出来了,连带着读者也跟着紧张。不过这种沉重是有原因的,他就是要让人看清当时英国社会的病症。
2025年08月01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373675
血液里的英格兰回响。
2025年08月01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611718
"在英格兰的绿色山丘上,我的心找到了永恒的归宿。"
2025年08月01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862861
"如果要在现代英国文学中寻找一部最能体现原始本能与文明冲突的作品,那么劳伦斯的《英格兰,我的英格兰》当之无愧。"某个评论家如是说。但恕我直言,这部作品更像是一场充满个人执念的精神宣泄,而非真正意义上的文学杰作。 劳伦斯笔下的英格兰乡村,与其说是现实写照,不如说是他个人精神世界的投射。那些赤裸裸的性描写和原始生命力的歌颂,让人联想到《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中那些备受争议的段落。但问题在于,这种对"血性意识"的过度推崇,是否真的能代表工业革命后英格兰的真实面貌?作者似乎将复杂的社会问题简单归结为文明对人性的压抑,这种非黑即白的二元论实在令人费解。 谈谈阅读体验吧。主人公埃格伯特对现代文明的抗拒态度,某种程度上让我想起电影《勇敢的心》中华莱士对自由的呐喊。但劳伦斯处理这个主题时显得过于偏执,通篇充斥着对现代生活的敌意,以至于人物形象都沦为作者理念的传声筒。特别是对知识分子阶层的讽刺描写,几乎到了刻薄的地步,这种带着明显个人情绪的书写,很难不让人怀疑作者的客观性。 文字风格上,劳伦斯确实有其独到之处。那些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充满诗意,对人物内心世界的刻画也入木三分。但问题在于,这些优美的段落往往被突如其来的说教打断,作者迫不及待地跳出来发表见解,破坏了作品的整体性。读着读着,常常会产生一种被强行灌输思想的窒息感。 阅读过程中我不得不数次放下书本。倒不是因为内容艰深,而是被作者那种咄咄逼人的态度所困扰。劳伦斯似乎决意要用他的"生命哲学"敲打每一个读者,这种强势的创作姿态在今天看来格外刺眼。也许正如评论家所说,理解这部作品需要回到一战后的特殊历史语境,但即便如此,其中某些极端的观点依然难以令人苟同。 说到底,《英格兰,我的英格兰》更像是一面镜子,照出的不是英格兰,而是劳伦斯自己——一个充满矛盾的知识分子,在传统与现代的夹缝中痛苦挣扎的身影。这种个人化的写作固然真诚,但过度的自我投射也削弱了作品的普遍价值。
2025年08月01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284257
"英格兰的血液里流淌着对土地的热爱与固执的骄傲,如同他笔下的橡树深深扎根于这片湿冷的土壤。" —— 《英格兰,我的英格兰》书评
2025年08月01日
查看更多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