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书房

飘

玛格丽特・米切尔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小说中的故事发生在1861年美国南北战争前夕。生活在南方的少女郝思嘉从小深受南方文化传统的熏陶,可在她的血液里却流淌着野性的叛逆因素。随着战火的蔓廷和生活环境的恶化,郝思嘉的叛逆个性越来越丰满,越鲜明,在一系列的的挫折中她改造了自我,改变了个人甚至整个家族的命运,成为时代时势造就的新女性的形象。 作品在描绘人物生活与爱情的同时,勾勒出南北双方在政治,经济,文化各个层次的异同,具有浓厚的史诗风格,堪称美国历史转折时期的真实写照,同时也成为历久不衰的爱情经典。"
更多
书评  · 10
发表书评
用户头像知书客195455
翻开《飘》的瞬间,就像掀开了南方庄园主客厅里那层绣着木兰花的纱帘——米切尔用她蘸着桃金娘香气的钢笔,把那个被战争碾碎的旧世界连皮带肉地端到了读者面前。这绝不是那些矫揉造作的爱情小说,而是一幅用丝绸手套和沾血马靴共同织就的生存史诗。 斯嘉丽这个角色简直是对传统女性叙事的漂亮反击。当北方军的炮火把十二橡树园的玫瑰炸上天时,她抓起泥土发誓永不挨饿的模样,比所有维多利亚时代淑女手册加起来都更有力量。米切尔太懂得怎么用塔拉庄园的红土地来解构浪漫主义了——那些挂在斯嘉丽裙摆上的男士们,不过是她重建王国时顺手捡起的砖石。每次重读她连夜赶车穿越封锁线的章节,都能听见作者在纸背冷笑:所谓爱情神话,在生存面前不过是餐巾纸上晕开的胭脂。 书中对战争的处理堪称文学史上的神来之笔。亚特兰大燃烧的夜空下,米切尔故意让梅兰妮的临产与溃败的南军同框出现,这种叙事暴力比任何反战宣言都更刺骨。特别是当斯嘉丽数着死松鼠熬过寒冬时,那些曾经嘲笑她粗俗的邻居们,最终都不得不承认这个"没教养的丫头"才是新时代的预言家。 最令人拍案的是米切尔对历史洪流的精准捕捉。她笔下的南方贵族就像被飓风卷落的木兰,表面还在维持着下午茶的体面,根茎早已被奴隶解放的浪潮腐蚀。瑞德·巴特勒这个角色简直是作者埋下的定时炸弹,他那句"战争本来就是投机者的盛宴"彻底撕碎了骑士精神的遮羞布。这种带着血腥味的清醒,让《飘》在八十年后的今天读来依然像冰镇薄荷朱利普般提神醒脑。 或许有人会诟病小说对种植园生活的美化,但米切尔早就用斯嘉丽满是茧子的双手给出了答案——当旧时代的幽灵还在为失去的舞会哀叹时,真正的主角已经套上用窗帘改制的绿裙子,踩着战争的废墟走向华尔街了。这种混杂着泥土与钻石的现实主义,才是《飘》历经世纪仍能让人彻夜捧读的魔法。
2025年09月04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921141
南方矫情,絮絮叨叨没完。
2025年09月04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271550
"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2025年09月04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817190
斯嘉丽真的只是个自私任性的女孩吗?还是她只是用最原始的方式在乱世中求生?即便战争摧毁了她熟悉的一切,这个倔强的女人依然拒绝向命运低头。玛格丽特·米切尔用细腻的笔触,将南北战争背景下人性的复杂与坚韧刻画得入木三分。那些看似任性的选择背后,是一个女人在时代洪流中拼命抓住的每一根救命稻草。 读《飘》时总忍不住想,如果换作是我,能否像斯嘉丽那样在废墟中重新站起来?当塔拉庄园被洗劫一空,母亲去世父亲疯癫,这个曾经娇生惯养的大小姐赤脚踩在红土地上发誓永不挨饿时,我感受到的不仅是震撼,更是一种血脉偾张的生命力。米切尔太懂得如何用细节打动人心——斯嘉丽用窗帘改制裙装的场景,比任何豪言壮语都更能展现那种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勇气。 战争改变了一切,也重塑了斯嘉丽。她不再是那个只会在舞会上调情的女孩,而成为了一个为生存不择手段的斗士。这种转变看似冷酷,实则蕴含着最朴素的生存智慧。当她说"明天又是新的一天"时,这不只是一句自我安慰,更是在绝境中依然相信希望的生命哲学。我常常在想,我们这些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人,是否还保留着这种面对困境时的原始韧性? 书中最动人的部分莫过于斯嘉丽与梅兰妮的对比。一个像火焰般炙热张扬,一个如月光般温柔坚韧。米切尔的高明之处在于,她没有简单地将两人对立起来,而是通过战争这个熔炉,让两种截然不同的女性力量都得到淬炼。梅兰妮临终前对斯嘉丽说的那句"要善待白瑞德",包含着超越个人恩怨的生命洞见——她知道这个看似坚强的女人内心有多脆弱。 白瑞德这个角色就像是专门为斯嘉丽准备的镜子。他看透她所有的虚荣与自私,却依然深爱着她真实的生命力。那句著名的"坦白说,亲爱的,我一点也不在乎"之所以成为经典,正是因为其中包含着被辜负的深情与不得不放手的清醒。有时候我在想,如果斯嘉丽能早点明白自己真正需要什么,故事的结局会不会不同?但也许正是这种遗憾,才让这个角色如此真实动人。 米切尔笔下重建时期的亚特兰大,就像一面多棱镜,折射出人性的各个面向。投机者与坚守者,新贵与旧族,每个人都在时代的夹缝中寻找自己的位置。斯嘉丽开木材厂的段落特别耐人寻味——她打破性别桎梏的做法在当时可谓惊世骇俗,但正是这种不按常理出牌的劲头,让她在男性主导的商业世界里闯出一片天地。读到这里时,我总会不自觉地为她的胆识喝彩。 《飘》最了不起的地方在于,它既是一部波澜壮阔的时代史诗,又是一部细腻入微的心灵成长史。斯嘉丽对艾希礼的执念,何尝不是我们每个人都可能陷入的情感误区?直到失去白瑞德,她才明白自己一直在追逐的不过是少女时代的幻影。这个认知过程虽然痛苦,却是成长的必经之路。合上书页时,我总相信那个说"明天又是新的一天"的斯嘉丽,终会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幸福。 在当下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重读《飘》,会有更深的共鸣。斯嘉丽教会我们的,不仅是在逆境中生存的技巧,更是一种永不言弃的生活态度。当世界天翻地覆时,是选择随波逐流,还是像她那样抓住每一根稻草重建生活?米切尔用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生命力的可贵之处,正在于它总能找到裂缝生长。这或许就是《飘》历经八十余年依然打动人心的秘密——它唤醒的是每个人内心深处那份不肯认输的倔强。
2025年09月04日
查看更多书评

@《飘》由知书房用户整理并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