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坤大略
乾坤大略
王余佑

乾坤大略

王余佑  

《乾坤大略》是一部专讲战略的军事著作。《乾坤大略》的指导思想是专论大端,即专论“王霸大略”。览天下之大势,求帝王之得失成败,阐述逐鹿问鼎、扭转乾坤的大方略。对于此一性质,作者王余佑明确指出:“此非谈兵也,谈略也。”“至于选将、练兵、安营、布阵、器械、旗鼓、间谍、向导、地利、赏罚、号令种种诸法,各有专书,不在此列。”

该书籍由知书房用户整理并上传。

书评  · 75
发表书评
用户头像知书客683552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此乃天地循环之理也。"
2025年07月31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287775
读完《乾坤大略》,一时想不出该说什么。只觉得胸口发闷,又觉得痛快。这本书确实配得上“奇书”二字。比起那些讲大道理的书,王余佑写得更实在。他说的都是刀刀见血的话,没有半点拐弯抹角。 王余佑这个人很特别。他生在乱世,见过太多生死。所以他写的都是活命的本事,不是空谈。书里教人怎么打仗,怎么保命,怎么用人。每句话都像刚从战场上带回来的,还带着血腥味。 我喜欢他写实战的部分。比如怎么设伏,怎么突围,怎么以少打多。他写得特别细,连风向地势都算进去。他不爱说漂亮话,只告诉你最管用的法子。有些段落简直像在耳边吼叫,让人后背发凉。 不过这本书也有毛病。有的地方太简略,几句话带过关键处。有的战术现在看已经过时了。但整体来说,这书像块粗粝的磨刀石,能把人磨得锋利些。 王余佑和那些书斋里的文人不一样。他是提着脑袋写书的。看他写以弱胜强的法子,就知道他真打过仗。这种用命换来的经验,现在很少能见到了。
2025年07月31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212862
"兵家之胜,不可先传;战争之变,不可预设。" ——《乾坤大略》道尽古代军事智慧的深邃与玄机
2025年07月31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615244
《乾坤大略》号称奇书,但细读之下发现漏洞不少。王余佑讲用兵之法,听起来头头是道,实际缺少具体战例支撑。他提出的一些策略过于理想化,没有考虑战场上的突发情况。书中对敌我实力的分析也显得简单,忽略了后勤、地形等因素。后人吹捧这本书,可能因为其中有些话听起来厉害。但真打起仗来,按这个思路恐怕要吃大亏。整体来看,这本书的价值被夸大了。
2025年07月31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765863
王余佑的《乾坤大略》是一部蕴含深厚军事智慧的典籍,其结构严谨,层次分明,每一篇章都围绕特定主题展开,却又相互关联,形成一个完整的战略体系。书中对军事理论的阐述既精炼又实用,体现出作者对战争本质的深刻理解。个人风格上,王余佑行文简洁有力,不事雕琢,却字字珠玑,显示出一种沉稳而内敛的智慧。他善于通过具体战例印证理论,使抽象的战略原则变得生动可感。 阅读《乾坤大略》,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其对"势"的独到见解。王余佑认为,战争胜负往往取决于对形势的把握,而非单纯依靠武力强弱。这种观点在今天看来依然具有现实意义。书中关于"以逸待劳""避实击虚"等战术原则的论述,无不体现着东方兵学特有的辩证思维。我特别欣赏他对"先胜后战"理念的强调,这种强调谋略先于行动的思想,与现代战略管理中的诸多理念不谋而合。 在语言表达上,王余佑避免了繁复的修辞,采用直截了当的陈述方式。这种平实的文风反而增强了论述的说服力,使读者能够专注于内容本身。值得注意的是,他在论述关键战略时总会辅以历史案例,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既避免了空谈,又为读者提供了具体参照。我个人认为,这种写作手法正是《乾坤大略》历经数百年仍具价值的重要原因。 通览全书,可以感受到王余佑对军事艺术的深刻理解不仅来自于书本知识,更源于实战经验的积累。他对战争规律的把握,对敌我形势的分析,都显示出超越时代的洞察力。在当今这个战略思维日益重要的时代,《乾坤大略》中的许多观点依然能给我们以启发。特别是书中强调的"知己知彼""随机应变"等原则,对现代人处理复杂问题同样具有指导意义。这种跨越时空的智慧,正是经典著作的魅力所在。
2025年07月31日
查看更多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