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戴礼记
知书房
大戴礼记
戴德 著
该书籍由知书房用户整理并上传。
书评 · 56
发表书评
"礼者,理也;乐者,和也。"《大戴礼记》这部汇集先秦礼学精粹的经典,以深邃的礼乐思想构筑起中华文明的道德基石,其记载的典章制度与修身之道,至今仍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这部与《小戴礼记》并称的礼学巨著,虽历经千年沧桑,却以其对人性与秩序的深刻洞察,为我们理解传统社会的精神内核提供了不可替代的文本依据。
读了《大戴礼记》,感觉摸不着头脑。这本书记录了很多古代礼制,但内容零散,前后没什么联系。戴德整理这些材料时似乎没有明确的思路,只是把东西堆在一起。有些地方讲得很细,比如丧服怎么穿,但更多地方又写得模糊不清。看完了也不知道到底想说什么。大概是时代太久远了吧,我们很难理解古人在想什么。读这本书需要很大的耐心,而且读完了还是觉得困惑。
观《大戴礼记》,可见礼制之精微,德行之要义。其文虽古,其理弥新。戴德集圣贤之言,述礼乐之教,遂成修身立命之典范。礼之为用,始于冠婚丧祭,达于治国安邦,故曰"礼者,天地之序也"。读其书,如见古圣先贤端坐论道,字里行间皆是做人处世的至理。
礼制之兴,始于揖让之仪,成于治国之策。我在诵读"曾子问"篇时,常叹其设问之精妙,析理之通透。那些看似繁琐的礼仪规范,实则蕴含着维系人伦的深意。今日读来,犹觉其"慎终追远"之训,正是医治当下人心浮躁的良方。
大戴之书,非独载礼,更明德义。每阅"保傅"诸篇,便觉古人育人,首重德行。这与今人但求技艺之精,忽视为人之本,恰成鲜明对照。一卷在手,如沐春风,令人不由正襟危坐,思齐先贤。
戴氏《礼记》三十九篇,今存者止十有三,此大戴之学已不全矣。然残编断简中,犹可见先秦礼制之遗,非专为说礼而作,实圣哲言行之渊薮也。文辞简奥,读之如临古鼎彝,肃然生敬。后儒考订,既病其疏略;士林讽诵,又苦其艰深。然其中《曾子》诸篇,义理纯正,诚为儒家精粹,虽经删削,仍足珍视。戴氏述而不作,已失传泰半,反让小戴独擅其名,学术显晦之际,亦可叹矣。
"礼有五经,莫重于祭"——《大戴礼记》以其古朴厚重的笔触,将先秦礼制的精微要义尽数呈现,是一部承载着中华文明精神密码的重要典籍。
查看更多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