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书房

书单 书籍库
大戴礼记
大戴礼记
戴德

大戴礼记

戴德  

经书,亦称《大戴礼》或《大戴记》。传西汉戴德编,85篇。今存39篇,订为13卷。德字延君,梁(郡治今河南商丘)人,后仓弟子,西汉今文礼“大戴学”的创始者。书本为秦汉以前儒家治《礼》所辑解释和补充经文的有关资料,初无定本,系在长期传习中逐渐定型,而附会为“大戴”之作。所收皆产生于公元之前,不少属于战国作品。 为研究上古社会和儒家思想的重要资料。《夏小正》为中国最古月令之作。孔子三朝记八篇和曾 子十篇之于儒学,《五帝德》、《帝系》之于古世系,《诸侯迁庙》、《诸侯衅庙》、《投壶》、《公冠》之于古礼,均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北周卢辩注为通行之注。版本以明袁耿翻韩本为佳,《四部丛刊》即影此本。日本有正德六年京师万屋喜兵卫本。注本以清孔广森《大戴礼记补注》、王聘珍《大戴礼记解诂》可读。孙诒让《大戴礼记校补》、汪照《大戴礼记补注》等亦可参考。日人铃木隆一编有《大戴礼索引》。

该书籍由知书房用户整理并上传。

书评  · 56
发表书评
用户头像知书客613059
"礼者,理也;乐者,和也。"《大戴礼记》这部汇集先秦礼学精粹的经典,以深邃的礼乐思想构筑起中华文明的道德基石,其记载的典章制度与修身之道,至今仍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这部与《小戴礼记》并称的礼学巨著,虽历经千年沧桑,却以其对人性与秩序的深刻洞察,为我们理解传统社会的精神内核提供了不可替代的文本依据。
2025年07月15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867425
读了《大戴礼记》,感觉摸不着头脑。这本书记录了很多古代礼制,但内容零散,前后没什么联系。戴德整理这些材料时似乎没有明确的思路,只是把东西堆在一起。有些地方讲得很细,比如丧服怎么穿,但更多地方又写得模糊不清。看完了也不知道到底想说什么。大概是时代太久远了吧,我们很难理解古人在想什么。读这本书需要很大的耐心,而且读完了还是觉得困惑。
2025年07月15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994786
观《大戴礼记》,可见礼制之精微,德行之要义。其文虽古,其理弥新。戴德集圣贤之言,述礼乐之教,遂成修身立命之典范。礼之为用,始于冠婚丧祭,达于治国安邦,故曰"礼者,天地之序也"。读其书,如见古圣先贤端坐论道,字里行间皆是做人处世的至理。 礼制之兴,始于揖让之仪,成于治国之策。我在诵读"曾子问"篇时,常叹其设问之精妙,析理之通透。那些看似繁琐的礼仪规范,实则蕴含着维系人伦的深意。今日读来,犹觉其"慎终追远"之训,正是医治当下人心浮躁的良方。 大戴之书,非独载礼,更明德义。每阅"保傅"诸篇,便觉古人育人,首重德行。这与今人但求技艺之精,忽视为人之本,恰成鲜明对照。一卷在手,如沐春风,令人不由正襟危坐,思齐先贤。
2025年07月12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567662
戴氏《礼记》三十九篇,今存者止十有三,此大戴之学已不全矣。然残编断简中,犹可见先秦礼制之遗,非专为说礼而作,实圣哲言行之渊薮也。文辞简奥,读之如临古鼎彝,肃然生敬。后儒考订,既病其疏略;士林讽诵,又苦其艰深。然其中《曾子》诸篇,义理纯正,诚为儒家精粹,虽经删削,仍足珍视。戴氏述而不作,已失传泰半,反让小戴独擅其名,学术显晦之际,亦可叹矣。
2025年07月12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207048
"礼有五经,莫重于祭"——《大戴礼记》以其古朴厚重的笔触,将先秦礼制的精微要义尽数呈现,是一部承载着中华文明精神密码的重要典籍。
2025年07月11日
查看更多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