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书房

书单 书籍库
逸周书
逸周书
佚名

逸周书

佚名  

《逸周书》,原名《周书》,在性质上与《尚书》类似,是我国古代历史文献汇编。旧说《逸周书》是孔子删定《尚书》后所剩,是为“周书”的逸篇,故得名。今人多以为此书主要篇章出自战国人之手。

该书籍由知书房用户整理并上传。

书评  · 33
发表书评
用户头像知书客494882
《逸周书》展现的是一种深沉而克制的智慧,它不追求华丽的辞藻,而是以简洁有力的文字传递治国安邦之道。这部典籍最令人钦佩的是它对待权力的态度:既强调君王威严,又不忘约束自身。这让我想起现代社会中那些真正优秀的领导者,他们往往也具备这种既自信又自律的特质。 文字虽古朴,却蕴含着超越时代的洞见。比如关于赏罚的论述,强调"赏不逾时,欲民速睹为善之利;罚不迁列,欲民速睹为不善之害",这种及时性的管理智慧,即使在今日的企业管理中依然适用。我常常在想,如果现代管理者能领悟其中真谛,或许能避免许多决策失误。 最打动我的是其中关于"九德"的阐述。它没有空谈道德,而是将君王的德行与具体政务相联系。这种务实的态度,恰恰是当代社会最缺乏的。我们太多人把道德挂在嘴边,却忘了德行的根本在于将其转化为具体行动。 尤为可贵的是,书中对军事策略的记载既注重实效,又不失仁义底线。这种平衡感令人深思。在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我们是否也该思考:如何在追求成功的同时,保持基本的人性尊严?《逸周书》给出的答案是:真正的强者,既懂得运用力量,更懂得克制力量。 读这部典籍最大的感受是:伟大的智慧往往朴素无华。它不需要繁复的论证,就像一位历经沧桑的老者,用最平实的语言讲述最深刻的人生经验。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这种返璞归真的智慧尤其值得珍惜。
2025年06月25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553122
"《逸周书》诚如周公所言:‘德之流行,速于置邮而传命’,其文采斐然,义理深邃,读之令人叹服。"
2025年06月25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352952
《逸周书》史料价值高,需细读。
2025年06月26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184389
古人智慧,值得深思。
2025年06月26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551551
《逸周书》中关于治国理政的思想,与《易经》的阴阳变化规律有相通之处。书中强调统治者要顺应天时,这与《易经》里"观乎天文以察时变"的理念一致。周人认为政权更替有周期性,这与《道德经》"反者道之动"的循环观相印证。 书中记载的行政制度设计体现了明确的层级秩序。高级官员负责制定政策,中级官员执行具体事务,下级官员处理日常政务。这种分工明确的体系,是为了维持国家机器的有效运转。周人建立这套制度时,已经意识到需要不断调整才能保持稳定。 《逸周书》提到赏罚制度时,特别注重适度原则。奖赏过重会导致资源浪费,惩罚过严会引发民众反抗。这种分寸的把握,与《易经》"中正"的思想相吻合。书中记载的案例显示,周初统治者通过不断尝试,找到了相对平衡的管理方式。 关于人才选拔,书中提出要根据实际能力任用官员。这与《道德经》"圣人常善救人"的观点相通。周人建立的考核制度,既考察官员的政绩,也观察其品德。这种全面评估的方法,是为了确保官员队伍的整体素质。 《逸周书》记载的军事制度,强调平时训练和战时指挥的衔接。军队编制分为常备军和预备役,这是为了应对不同规模的战争需求。周人设计这套制度时,考虑了资源消耗与实际效果的平衡。 书中关于经济管理的记载,体现出对自然规律的尊重。农业政策根据季节变化调整,商业活动受到适当规范。这种管理方式,是为了维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周人已经认识到过度开发会导致资源枯竭。 《逸周书》的法律思想,注重预防与惩治相结合。轻罪从宽处理,重罪从严处罚。这种区别对待的做法,是为了维持社会的基本秩序。周人制定法律时,参考了前代的经验教训。 整体来看,《逸周书》的管理思想既有系统性又有灵活性。制度设计考虑长远效果,具体执行注重现实条件。这种思维方式,与《易经》的变易思想、《道德经》的自然之道都有内在联系。
2025年06月26日
查看更多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