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金方
千金方
孙思邈

千金方

孙思邈  

《千金要方》又称《备急千金要方》、《千金方》,是中国古代中医学经典著作之一,作者孙思邈,共30卷,是综合性临床医著,被誉为中国最早的临床百科全书。唐朝孙思邈所著,约成书于永徽三年(652年)。《千金要方》总结了唐代以前医学成就,书中首篇所列的《大医精诚》、《大医习业》,是中医学伦理学的基础;其妇、儿科专卷的论述,奠定了宋代妇、儿科独立的基础;其治内科病提倡以"五脏六腑为纲,寒热虚实为目",并开创了脏腑分类方剂的先河;其中将飞尸鬼疰(类似肺结核病)归入肺脏证治,提出霍乱因饮食而起,以及对附骨疽(骨关节结核)好发部位的描述、消渴(糖尿病)与痈疽关系的记载,均显示了相当高的认识水平;针灸孔穴主治的论述,为针灸治疗提供了准绳,阿是穴的选用、“同身寸”的提倡,对针灸取穴的准确性颇有帮助。因此,《千金要方》素为后世医学家所重视。《千金要方》还流传至国外,产生了一定影响。

该书籍由知书房用户整理并上传。

书评  · 42
发表书评
用户头像知书客663491
白岩松说:"现代人看病太急,思考太少。古人用药很慢,但是有效果。"我开始翻看那些发黄的药方。我很讨厌现在动不动就打针吃药的做法,但是有些东西,值得花时间研究,比如中医。 "望闻问切",中医讲究的是整体调理。孙思邈写了《千金方》,告诉我们治病不是简单开药。他记录了很多奇怪的方子,有的用蚯蚓,有的用蝉蜕,现在看起来简直像巫术。但是仔细想想,这些方子用了几百年,总该有点道理。 现在的医生看病太快了。三分钟问诊,五分钟开药。中医不一样,要先把脉,看舌头,问饮食起居。虽然很多老中医的诊室很破,但是他们的认真态度让人放心。我开始收集一些常见病的方子,感冒发烧,胃痛腹泻。虽然我爸妈总说中药太苦,不愿意喝。 今天整理药箱,发现一堆过期西药。想起上次感冒,吃了三天抗生素都没好,最后喝了两天姜汤反而退了烧。药店里那些包装精美的中成药,其实很多都加了西药成分。 中药的名字很直接,像金银花、板蓝根,一听就知道是什么。现在的新药名都是英文翻译,根本记不住。看着那些古方,突然觉得我们丢掉了很多好东西。
2025年07月02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981419
翻开《千金方》之前,我对这部古代医学典籍充满崇敬;合上最后一页时,却只剩下满腹疑虑。所谓"药王"孙思邈的这部著作,在千年光环之下,究竟有多少内容经得起现代医学的检验? 唐代盛世,百业俱兴,医学亦在其列。孙思邈集前人之大成,撰《千金要方》与《千金翼方》,合称《千金方》。书中详述医理、药方、养生之道,卷帙浩繁,包罗万象。古人尊其为"药王",奉若神明。然细究其内容,不免令人心生疑窦。 最令人不安的是书中大量夹杂的巫术成分。治疗疟疾竟要"取蜘蛛一枚,纳管中,密塞管口,系臂上"。治小儿夜啼则"取犬头骨烧灰,水服方寸匕"。这些荒诞不经的"药方",与现代医学原理相去甚远。更可笑的是,书中记载治狐臭需"取死人枕席,烧灰敷之"。如此糟粕,竟被奉为经典千年,实在令人费解。 书中对女性疾病的论述更显愚昧。"妇人无子,取弓弩弦烧灰,酒服之"、"女子阴痒,取牛屎烧灰敷之"。这些所谓"良方",不仅毫无科学依据,更透露出对女性的歧视与物化。将女性身体视为神秘禁忌,用污秽之物"以毒攻毒",反映出当时医学认知的局限与偏见。 养生部分同样充斥着迷信色彩。"正月一日取五香煮汤沐浴,令人终身不老"、"五月五日采艾悬于户上,可辟邪气"。这些基于阴阳五行、天人感应的养生之法,不过是古人对自然规律的幼稚揣测。现代人若真照此行事,恐怕非但不能延年益寿,反会贻误病情。 最令人忧心的是,时至今日仍有人盲目推崇《千金方》中的"秘方"。网上随处可见用《千金方》治疗疑难杂症的案例分享,甚至有商家以此为噱头兜售保健品。这种对古代医学的盲目崇拜,实际上是对现代医学进步的无知与否定。 当然,我们不必全盘否定《千金方》的历史价值。作为古代医学文献,它确实保存了许多珍贵的医药资料。但若将其奉为圭臬,甚至试图用其中的方法治疗现代疾病,则无异于刻舟求剑。医学是不断发展的科学,古人受限于当时的认知水平,其理论方法必然存在大量谬误。我们尊重历史,但更应相信科学。 读完《千金方》,最大的感悟是:对待传统医学,既不能数典忘祖,也不可泥古不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是正确的态度。那些将《千金方》神化的人,与其说是尊重传统,不如说是对现代医学缺乏信心。在这个抗生素、疫苗和基因编辑的时代,我们实在没有必要去追捧千年前的巫医之术。
2025年07月02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866713
看了,但不懂。
2025年07月02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135898
在孙思邈的《千金方》中,"仁"是贯穿始终的核心理念。"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的开篇之言,奠定了这部医学巨著的精神基调。这位被尊为"药王"的医者,将儒家仁爱思想与道家养生智慧完美融合,创造出独具特色的医疗伦理体系。这种融合并非简单拼凑,而是经过临床实践淬炼而成的生活哲学。 《千金方》的独特价值不仅在于收录了五千余首方剂,更在于其"大医精诚"的诊疗思想。孙思邈提出"安神定志,无欲无求"的行医准则,这与现代医学人文关怀的理念不谋而合。书中对妇科、儿科的专篇论述,打破了当时"重男轻女"的社会偏见,体现出超越时代的医疗平等观。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他将食疗、养生与疾病治疗有机结合,开创了"治未病"的预防医学先河。 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张效霞的《千金方研究》以十二个专题深入剖析了这部医学经典。通过考证孙思邈"胆大心小,智圆行方"的诊疗要诀,揭示了其将理论创新与临床实践完美结合的方法论。这种治学态度,使《千金方》历经千年仍能给予现代医者深刻启示。在医疗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重读这部著作,更能体会其"仁术济世"的永恒价值。
2025年07月02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466646
庸书,医道之糟粕。烦人、累人、恼人!不能照着用,不能反着用,不能全按着用,不能挑着用。生病时不能用,健康时更不能用。名医会被误导,庸医只会更糟。走投无路时别信,春风得意时也别信。求医不如防病,吃药不如养生。养生才是正道!
2025年07月02日
查看更多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