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匮要略
知书房
金匮要略
张仲景 著
该书籍由知书房用户整理并上传。
书评 · 40
发表书评
这部号称"医圣"张仲景传世的经典,乍看条目分明,实则疑点重重。今人翻阅那些晦涩难辨的条文,难免要问:这般用药剂量,经得起现代医学验证吗?更可疑的是某些方剂功效,竟如神怪志异般玄乎。我常想,若不是后人层层附会,便是当时的病人实在太好哄骗。所谓"金匮玉函",不过是给后世医者涂上了一层神秘色彩,让寻常药方都显得高深莫测罢了。
伤寒发热时捧起《金匮要略》,恍然惊觉医道竟能把人生百病都装进这薄薄一卷。仲景用了半生心血,将寒热虚实化入条文方剂,我抄方三年,明知桂枝汤治表虚、承气汤攻里实,却总在辨证时犹疑踌躇。既不能像老郎中那般望闻问切如观掌纹,又不像神农尝草百毒不侵,至今开方还要翻书对照,大约这就是医书中说的"未达精微"罢。但这青囊秘笈真是人间至宝,纵使背不全四百条文,遇着妇人杂病翻到"妇人妊娠病脉证",看着熟悉的当归芍药散,便觉得仲景就坐在对面诊脉。当大夫的,案头哪能没有这本金匮?年轻时读它像啃黄连,年长后再读,字字都成了救命的甘泉。
"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此乃医道之要也。"
"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这是《金匮要略》中最具智慧的预见性治疗思想,展现了张仲景"治未病"的高超境界。这本奠定中医临床基础的不朽巨著,在其简洁精炼的方证对应中,蕴含着最深邃的中医辨证思维。
张仲景立论精妙,医道之宗。
查看更多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