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古玩店
老古玩店
查尔斯·狄更斯

老古玩店

查尔斯·狄更斯  

《老古玩店》(1840-41)融合感伤情调、怪诞笔法与社会关切,以一场贯穿全篇的追逐与抗争为主线,将受压迫者的坚韧同恶徒的阴毒激烈碰撞。小说甫问世即轰动文坛,成为狄更斯最脍炙人口的杰作之一。小耐儿迅即跃居为狄更斯笔下最负盛名的人物——其命运牵动万千读者心弦,当小说尚在连载之际,无数书信便雪片般飞向作家,恳求揭示角色结局。狄更斯曾感念此书为他赢得"众多挚友",更慨叹"当无数心灵浸透私己悲怆时,是这部作品将它们引向了我"。时至今日,这部作品依然位列其最广为人知、最受珍爱的经典之作。

该书籍由知书房用户整理并上传。

书评  · 6
发表书评
用户头像知书客213862
老古玩店里的奎普一家,像极了在命运浪潮中挣扎的我们。小人物的悲惨遭遇几乎要熄灭所有希望的火星,却总能看到他们用破碎的手掌重新攥紧生活。狄更斯笔下那个被债务追着跑的老祖父,还有小孙女妮尔倔强守护的那盏灯,都在提醒着我们:不幸或许会夺走一切,但只要心跳还在,就永远有昂首挺胸站立的机会。这世上有太多打不垮的魂灵,他们受伤却从不认输的样子,才最是动人。
2025年08月01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332079
说实话,《老古玩店》给我的感觉就像是在看一场编排拙劣的悲情戏。狄更斯想让我们为小耐儿的命运落泪,但那些刻意堆砌的苦难和毫无逻辑的剧情转折,只让我感到困惑和疲惫。为什么一个十三岁的女孩要莫名其妙地带着祖父四处流浪?为什么那些所谓的反派角色都像是从廉价戏剧里走出来的模板?特别是那个叫奎尔普的侏儒,夸张到近乎滑稽的恶毒形象,与其说是令人恐惧,倒不如说是让人出戏。 最让我无法理解的是狄更斯对苦难的迷恋。整本书就像在玩一场"看谁更惨"的比赛——小耐儿要照顾精神失常的祖父,要躲避高利贷者的追债,要在肮脏的马戏团打工,最后还要在最美的年纪死去。这种刻意到近乎病态的悲剧堆积,反而削弱了应有的感染力。我明白维多利亚时代的读者喜欢这种煽情的故事,但放在今天看,这种写作手法简直像在用钝刀割肉,又慢又疼却不见血。 更让人困惑的是书中那些突如其来的情节转折。祖父的赌博成瘾来得莫名其妙,祖孙俩的逃亡路线毫无逻辑,就连小耐儿的死亡都像是作者写到一半突然决定要收尾。狄更斯似乎完全沉浸在营造悲情氛围里,根本不在乎故事的内在合理性。这让我想起小时候看过的那些劣质童话,坏人坏得毫无道理,好人好得不切实际。 唯一让我稍感安慰的是书中对伦敦底层社会的描写。狄更斯笔下的贫民窟、马戏团和小酒馆确实栩栩如生,但这些闪光点完全被混乱的主线剧情淹没了。说实话,与其花时间读这本结构松散的小说,不如去看看狄更斯的其他作品。《雾都孤儿》至少还有个完整的故事框架,《双城记》的人物塑造也要立体得多。而《老古玩店》给我的感觉,就像是一个才华横溢的作家在截稿日前仓促拼凑出来的半成品。 最讽刺的是,这本以"老古玩店"为名的小说,真正的主角却是那个根本不存在的店铺。就像书中那些华而不实的古玩一样,这个故事表面精致,内里却空洞得很。狄更斯似乎想通过小耐儿的悲剧来批判社会,但过于刻意的情节设计让这份批判显得苍白无力。读完只觉得浪费了时间,就像花大价钱买了个赝品古董,回家才发现是粗制滥造的仿品。
2025年08月01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268927
翻开《老古玩店》,仿佛走进维多利亚时代的雾霭。我们跟随小耐儿穿过伦敦阴沉的街道,路过贪婪算计的奎尔普,路过伪善的布拉斯兄妹,路过市侩与冷漠,也路过善良的吉特和单腿车夫。狄更斯笔下这个衰败的古玩店,实则映照着整个时代的道德困境。当小耐儿最终在田园牧歌中安息时,这个被金钱腐蚀的世界突然显露出它残存的诗意。那些看似夸张的人物塑造里,藏着作家对人性最敏锐的洞察——在我们这个时代,那些贪婪的面孔何尝不是换了个模样继续存在着?
2025年08月01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617767
《老古玩店》展现了狄更斯对人性的精微洞察,小耐儿的命运令人唏嘘,却并非简单的悲剧。这部作品揭示了19世纪英国社会底层人物的挣扎,也暗含生命无常的哲思。狄更斯笔下的苦难从不流于感伤,而是通过细腻的观察转化为对生存本质的思考。读者在同情之余,更能体味到作者对现实的深刻理解:生命虽充满艰难,但其中蕴藏的温情与尊严同样真实。这种平衡恰是狄更斯作品超越时代的价值所在。
2025年08月01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911492
面对《老古玩店》,所有的怜悯都显得如此无力,最深刻的人性观察就是直面生活的残酷,狄更斯如此,我们读者还有什么可抱怨的呢? 很少看一本书能有这样的压抑感,那是一种阅读的沉重,现在又感受到了。这是一个小女孩的故事,这也是一个社会的缩影,这还是一种命运的嘲弄。 从第一章到第十章,作者描写了小耐儿的悲惨生活,而天真善良的耐儿在祖父的赌博中失去了家园,开始了流浪。年幼的耐儿在旅途中见识了人性的善恶,最终在远离城市的地方找到了暂时的安宁。 从第十一章开始,作者展现了更多的人物。关于贪婪的奎尔普,关于善良的吉特,关于虚伪的布拉斯兄妹。特别是对奎尔普的刻画,是用夸张的手法为这个唯利是图的社会画了一幅讽刺画。 所有的小说都在讲述最普通,却又最真实的生活。而就是这最普通,最真实的生活往往让人不忍直视。
2025年08月01日
查看更多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