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176220
2025年07月04日
在图书馆翻到《太公阴谋》,读了两遍。很多人只看到姜子牙的计谋,我却更佩服文王的胸怀。身为君主,能放下身段请教平民,实在难得。手握大权的人往往听不进不同意见,文王却能虚心求教。这本书让我明白,真正的智慧不在于算计别人,而在于认清自己。从古至今,能做到这点的人太少。我们应当为此感到骄傲。
太公阴谋
知书房
太公阴谋
吕尚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盖庐
知书房
盖庐
伍子胥 著
湖北江陵张家山西汉早期墓葬所出竹简中,有一篇题为《盖庐》的古代佚文,原文用隶书抄写,现经整理,可恢复原貌。全文采用问答形式,由“盖庐”提问,“申青”回答,内容属兵阴阳家的学说。“盖庐”即吴王阖间,“申青”即伍子青,楚人,其父兄为楚王所害,投奔吴国,封于申,故称“申青”。《史记·吴太伯世家》云:“王阖庐元年,举伍子青为行人而与谋国事。”吴王阖间正是在伍子青的辅助下,励精图治,称雄一时。《史记·伍子青列传》云: 当是时,吴以伍子骨、孙武之谋,西破强 楚,北威齐晋,南服越人。伍子青是与孙武齐名的军事家,简本“盖庐”通过吴王阖间与伍子青君臣二人的对话,记述兵阴阳家的学说
素书
知书房
素书
黄石公 著
《素书》相传为秦朝末期黄石公作著,传说黄石公三试张良,而后把此书授予张良。张良凭借此书,助刘邦定江山。民间视此书为奇书、天书。它虽提出"道、德、仁、义、礼,五者一体",《素书》以道理为宗旨,同时以道、德、仁、义、礼为立身治国的根本、揆度宇宙万物自然运化的理数,以此认识事物本原。
孙膑兵法
知书房
孙膑兵法
孙膑 著
《孙膑兵法》又称《齐孙子》是中国古代的著名兵书,也是《孙子兵法》后“孙子学派”的又一力作。作者为孙膑,传说他是孙武的后代,在战国时期生于齐国,曾和庞涓一块儿学习兵法。《孙膑兵法》最早见于《汉书·艺文志》,东汉以后就已经失传。因此著名历史学家钱穆曾推测孙膑就是孙武,认为《孙膑兵法》就是《孙子兵法》。1972年,在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同时出土竹简本的《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才改变了学界的认识。竹简本是汉初抄本,其中孙膑不以第一人称出现,所以学界普遍认为此书是由孙膑弟子纪录而成。现在分上下两编,共三十篇。
精选书评
知书客993813
读了《太公阴谋》,感觉不太明白。大多数人说这是讲权谋的经典,但我看完很困惑。书里写了很多策略,可是这些方法真的有用吗?现在的社会跟古代完全不一样了。有些话看起来很高深,仔细想想又觉得没什么用。最让我想不通的是,为什么要把简单的事情说得这么复杂。可能是我水平不够,理解不了古人想表达的意思。
太公阴谋
知书房
太公阴谋
吕尚
知书客819367
自暮春捧卷,至仲夏掩册,历时二月有余。《太公阴谋》之精微处,令人击节三叹。太公运筹帷幄之智,烛照千秋,非独兵家之祖,实为谋略之宗。其言简意赅,字字珠玑,每于寻常处见奇崛,平淡中蕴玄机。余最爱"将欲取之,必固与之"之理,诚为处世之圭臬。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若论韬略,则太公一书足矣。庚寅夏日藏拙斋主记于沪上。
太公阴谋
知书房
太公阴谋
吕尚
知书客874772
翻开《太公阴谋》,多数人惊叹于姜尚的奇谋妙计。我却注意到周文王的忍耐与克制。一个诸侯面对谋士的种种试探,不急不恼,甘居下位。这在权力场中极为罕见。上位者往往刚愎自用,能放低身段的少之又少。文王肯装糊涂,肯等时机,这才是成大事的根本。阴谋不过是术,真正的道在于克制与等待。看这段历史,你会明白为什么最终是周室得了天下。
太公阴谋
知书房
太公阴谋
吕尚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