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书房

迷茫的时候可以多读读王通的《中说》。这本书讲了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简单朴素却很有力量。每次心里乱的时候翻一翻都能让心静下来。 王通说做人要懂得"止"。知道什么时候该停。现在的人太容易急功近利。看到机会就往前冲。其实有时候停下来想想反而更好。就像爬山。只顾着往上爬可能会迷路。偶尔停下来看看方向更重要。 他说要"慎言"。说话要小心。现在网上随便说什么话的人太多。很多人说话不负责任。其实话说出去就收不回来了。伤害了别人自己也得不到好处。管住嘴是很大的修养。 他讲要"自强"。不是说一定要比别人强。而是要不断超越自己。每天进步一点点。十年后就会很不一样。现在的人太爱跟别人比。其实跟自己比就够了。 他还说"见贤思齐"。看到比自己优秀的人要学习。而不是嫉妒。现在很多人看到别人好就眼红。这样只会让自己越来越差。看到别人好应该高兴。说明自己也有机会变好。 最让我有感触的是他说"不迁怒"。不要把对一个人的气撒在另一个人身上。现在很多人工作受气回家发脾气。家人很无辜。这样做只会让身边的人都难受。自己的问题要自己解决。 王通的话都很实在。没有大道理。就是教人怎么做个明白人。现在社会太复杂。反而需要回归这些简单的道理。读他的书就像在跟一个智慧的长者聊天。不紧不慢。却字字有用。 我觉得这本书最好的地方是它教人守住本心。不管外面怎么变。自己心里要清楚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这个道理什么时候都不过时。
中说
中说
中说
王通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朱子语类
朱子语类
朱子语类
黎靖德  著
理学著作。宋朱熹著,黎靖德编。是朱熹讲学语录的汇集。又名《朱子语录》。一百四十卷。朱熹一生从事讲学,门人对他的讲话和答问各有所记。朱熹死后,门人对这些记录进行汇辑刊刻,有多种版本,详略不一。其中主要有建州、饶州、池州所刊三种《语录》,徽州、眉州所刊两种《语类》,称为三录二类,同时流行。然互有出入,未尽完善。南宋末年,黎靖德参校以上五种书,除去重复谬误1151条,然后以类相附,名为《语类大全》。分为《理气》、《性理》、《鬼神》、《学》等二十六门,对孔子、孟子、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邵雍等均有论述。对《乐》、《礼》、《春秋》、《孝经》、《诗》、《书》、《易》、《四书》也有解说。内容涉及哲学、自然科学、政治、史学等方面,是研究朱熹思想的重要资料。该书集中论述了朱熹“理在气先”的世界观,认为“有理便有气,流行发育万物”(卷一)。还论证了“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的人性论观点,指出“人之所以生,理与气合而已”(卷四)。着重强调“天理人欲之辨”,鼓吹二程提出的“去人欲,存天理”的道德说教,“圣贤千言万语,只是教人明天理,灭人欲”(卷十二)。书中还有不少辩证法思想,把一分为二表述为一个无穷的过程。还揭示了矛盾对立的普遍性,认为天下之物,“有阴便有阳,有仁便有义,有善便有恶,有语便有嘿(默),有动便有静”(卷九十五)。此书内容十分丰富,虽不是朱熹所定,但反映了朱熹学说的“大要”及基本思想。有《四库全书》本,《西京清麓丛书正编》本,《刘氏传经堂丛书》本,中华书局1986年点校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