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205561
2025年06月22日
读了《华阳国志》,最不满的是它的立场。作者常璩站在统治阶级的角度写历史,对普通百姓的苦难轻描淡写。这本书记录了很多地方的风土人情,但明显偏向官府的说辞。比如写农民起义,总说是"叛乱",看不到底层人民的挣扎。史料倒是收集得挺全,但是立场问题太大。研究历史要客观公正,这本书的偏见太多,价值就打折扣了。
华阳国志
知书房
华阳国志
常璩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明季北略
知书房
明季北略
计六奇 著
明末清初无锡人计六奇著,共二十四卷,记录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努尔哈赤崛起东北至崇祯十七年(1644年)吴三桂引清兵入关。分年记事,于崇祯一朝之事记载甚详,李自成入北京后之事,几乎是按日编排。
越绝书
知书房
越绝书
袁康 著
又称《越绝记》。浙江地方志。东汉袁康撰,吴平编定。原二十五卷, 今辑十五卷。袁、吴均为会稽(今浙江绍兴)人。是编约于战国至东汉间成书,七万余字,记事下及秦汉。分外传本事、荆平王内传、外传记吴地传、吴内传、计倪内经、请籴内传、外传纪策考、外传记范伯、内传陈成恒、外传记地传、外传计倪、外传记吴王占梦、外传记宝剑、内经九术、外传记军气、外传枕中、外传春申君、德序外传记、叙外传记十九篇。内容涉及人物、地理、都邑诸方面。外传记吴地传、记地传二篇叙句吴、于越山川形势、农田水利、工场矿山等,共记姑中山、犬山等十多座,太湖、无锡湖等十九个。计倪内经、外传枕中二篇记农事与农时关系。吴地传与地传诸篇,又载牧场畜牧业、水产养殖业、手工业、交通运输业等等。对研究吴越两国及古代浙江历史、地理有较大参考价值,对后世影响深远。版本甚多,宋、元刻本均佚。明嘉靖间有赵垣仿宋刻本。清光绪四年(1878)有钱培名辑金山钱氏刊《小万卷楼丛书》本, 附札记。民国有《四部备要》、 《四部丛刊》本。今有商务印书馆1956年张宗祥校注本,附钱培名、俞樾札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乐祖谋点校本,有陈桥驿序,后附序跋辑录。陈桥驿《关于<越绝书>及其作者》(载杭州大学学报·哲社版》1979、4)可资参考。陈桥驿《绍兴地方文献考录》(1983年浙江人民出版社)及洪焕椿《浙江方志考》(1984年浙江人民出版社)可供参考。
吴越春秋
知书房
吴越春秋
赵晔 著
地方史。原为十二卷,现存十卷。东汉赵晔撰。成书于东汉初年。赵晔,字君长。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卒年不详。曾远道去往四川从经师杜抚学韩诗。著有《韩诗谱》、《诗细历神渊》、《涉道微》及《吴越春秋》等书,今仅存《吴越春秋》一种。《吴越春秋》类似《越绝书》,主要记载春秋末期吴越两国之事。共十卷。分为内、外传。前5卷述吴事,起自吴太伯,迄于夫差,称内传。后5卷述越事,始于无余,终至勾践,称外传。
精选书评
知书客489191
[书评] 常璩笔下"资父事君,忠孝之道"八字,道尽这部西南信史的灵魂——《华阳国志》以刚劲的史笔描摹蜀地烟云,却在稗官野史的皮相里,藏着经世济民的儒家骨相。当修齐治平的理想照亮蛮烟瘴雨的边陲,这部中国最早的地方志,便成了横亘在《史记》与《水经注》之间的一座奇峰。
华阳国志
知书房
华阳国志
常璩
知书客621360
自暮春至仲夏,勉力读竟常璩此书,竟不知所以然。巴蜀山川、人物风物,排比堆砌,如观市集账簿;地方沿革、士女事迹,错杂纷纭,令人目眩。或言其为方志鼻祖,然体例芜蔓,叙次失伦,每读至郡县沿革处,辄昏昏欲睡。唯记李冰治水、文翁兴学数节,差可咀嚼。常氏苦心经营十二卷,终不免"地记"之讥矣。壬寅长夏困学斋主跋于锦官城南。
华阳国志
知书房
华阳国志
常璩
知书客105684
常璩《华阳国志》,记巴蜀山川人物,笔力雄健,令人神往。其志西南一方,却能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非寻常方志可比。观其述蜀中豪杰,如李雄、谯周辈,皆凛然有生气,使人读之振奋。尤可叹者,常氏身处乱世,犹能沉潜著述,不以境遇改其志,足为后世楷模。文采虽质朴,然字里行间自见风骨,诚所谓"史家之绝唱"也。
华阳国志
知书房
华阳国志
常璩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