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318929
2025年09月03日
修道之人活在世上,最重要的是守住本心,不被外物迷惑。不要贪图虚名,虚名会带来祸患;不要追求富贵,富贵会让人堕落。修炼是长生的根基,德行是成仙的阶梯,丹药是延年的手段,典籍是指路的明灯。 钱财再多也换不来长生不老。世上最珍贵的东西不是金银财宝,而是修炼的法门。在所有修炼方法中,最基础但又最重要的就是清心寡欲。有恒心的人能够坚持修炼,最终得道成仙;意志薄弱的人容易半途而废,永远停留在凡人的境界。 人在年轻时最容易受到外界影响。结交什么样的朋友,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虽然不一定刻意模仿,但久而久之言行举止自然会和周围的人相似。二十岁以后才懂得要约束自己,但旧习难改。三十岁后才能真正管住自己,每当放纵时心里就会警醒。白天做了错事,晚上就会后悔;今天犯了过失,明天就会自责。常常感叹如果早遇名师,或许已经得道。 说话要谨慎,举止要庄重。做事要专心,修行要静心。吃饭不要过饱,睡觉不要贪多。喜怒要节制,欲望要克制。遇到好事不要得意,碰到坏事不要沮丧。
抱朴子
知书房
抱朴子
葛洪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老莱子
知书房
老莱子
老莱子 著
一卷。传说春秋时老莱子撰。清马国翰辑。老莱子,楚隐士,生平与事迹均不详。据《史记·老子列传》记载:“或曰,老莱子亦楚人也,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与孔子同时云。”司马迁怀疑老莱子可能是老子,但又不能肯定,所以用“或曰”及“或曰非也”以存一说。司马迁在《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说:“孔子所严事:于周则老子;于卫,蘧伯玉;于齐,晏平仲,于楚,老莱子;……孔子皆后之,不并世。”这里又言老莱子与老子并非一人,可知司马迁所据是属传说,并不明确肯定。所以《大戴礼》、《别录》、《列女传》、《高士传》、《孝子传》等书,都讲述老莱子行事而不谈其本源。《战国策》说老莱子教过孔子,其说似乎可信。而《孔丛子》称其与子思语,传说有所不同。《孔丛子》本为伪作,也不足信。《汉书·艺文志》于道家类著录《老莱子》十六篇,比《史记》所述多一篇。隋唐志都不著录此书,说明其书亡佚已久。马国翰从《庄子》、《尸子》、《孔丛子》、《高士传》等书中录取四节,又附考一篇而成此书。书中记述老莱子贫而能乐,修道以养寿等事,与《史记》称老莱子著书言道家之用相合。后世学者对此书并不以为重,但对老莱子其人却多有评说。有人据《孔丛子》认为老莱子是孔子以后人,也有人据《战国策》称其为孔子老师。近代还有学者因老莱子是楚人而认为是老子。随着学者对老子的确认,老莱子即老子说已逐渐被否定,但司马迁所存之疑,仍没有足够的证据去排除。现存《玉函山房辑佚书》本。
阴符经
知书房
阴符经
佚名 著
《黄帝阴符经》,简称《阴符经》,后人依托黄帝所作,成书年代不详,唐代始通行于世,言行事暗合天道,切应盗机,则能功成事遂。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本文类,四百余字分作三章,另有三百余字本,各传本字数有所增减,分章或不分章者皆有。《阴符经》历代注家解经要旨不一,或以为兵家权谋之书,或解以道家之言,宋元道士多以内丹功法注经,文人则以儒家性理之说释之。作为道教的一部重要道经,《阴符经》迄清代已逾百家注解,其重要性不下于《道德经》和《南华真经》
道德经
知书房
道德经
李耳 著
《道德经》又称《老子》《道德真经》《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李耳(似是作者、注释者、传抄者的集合体)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从38章开始为《德经》,并分为81章。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精选书评
知书客788959
在道家典籍里翻腾,《抱朴子》是块硬骨头。我在西西弗读了三天,别人都盯着炼丹长生,我却格外看重葛洪对"知行合一"的执着。乱世中能守住本心做学问已经难得,更难得的是他把理论都落到实处。那些药方和器械图样,每一笔都是真功夫。现在的人总说古人迷信,却看不见这种脚踏实地的智慧,实在可惜。
抱朴子
知书房
抱朴子
葛洪
知书客467269
《抱朴子》里葛洪把炼丹修仙说得头头是道,好像真能让人长生不老。他用了一大堆草药石头名字,看着挺唬人,实际上根本经不起推敲。这本书教人怎么烧炼金丹,怎么画符念咒,全是虚的,没有一点用。葛洪还故意把话说得很玄,让人看不懂,显得自己有学问。他鼓吹的这些修仙方法不是没有人试过,结果都没用。这种东西就是骗人的,浪费时间和精力。
抱朴子
知书房
抱朴子
葛洪
知书客555483
有人从《公子牟子》中看到治国平天下的宏伟抱负。有人看到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我读这本书时,感觉是在和一个务实的朋友聊天,他教我观察现实、理性思考。这本书把实用智慧说得很明白,我可以直接用在生活中。现在社会变化很快,这种脚踏实地的思想特别有用。它告诉我们怎么把想法变成行动,这种精神永远都值得学习。
公子牟子
知书房
公子牟子
魏牟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