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352122
2025年06月28日
己亥仲春始读《刘公案》,至立夏方竟,前后凡五十余日。此案传自民间,笔意酣畅,叙事如老吏断狱,蛛丝马迹皆在目前。刘墉耿介之风,微服私访之智,令人击节。然细究其文,斧凿痕重,恐非全出文人手笔,当有说书人润色其间。每读至雪冤洗枉处,未尝不掩卷太息:清官之道,在乎明察,更在乎敢为也。壬寅初夏眠云阁主人记于苕溪畔。
刘公案
知书房
刘公案
刘墉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唐摭言
知书房
唐摭言
王定保 著
简称《摭言》。笔记。唐末五代王定保(870—940)撰。十五卷。定保,南昌人。光化进士,后仕南汉,官至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本书为记载唐代科举制度掌故专著,十五卷,分一百○三个子目,近十万余字。每条有论赞,所述典故,有选举志所未备者。大部分篇幅记载唐代科举制度及有关活动、遗闻轶事,所记颇为详备,为史志及他书所不及。唐代诗人零章断句为别集失载者,亦多赖以保存。宋计有功《唐诗纪事》从中多有取材。
西游记
知书房
西游记
吴承恩 著
《西游记》为明代小说家(吴承恩,另说是李春芳)所著。取材于《大唐西域记》和民间传说、元杂剧。作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长篇神魔小说,该书深刻描绘了社会现实,是魔幻现实主义的开创作品。全书主要描写了孙悟空出世及大闹天宫后,遇见了唐僧、猪八戒、沙僧和白龙马,西行取经,一路上历经艰险,降妖除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五圣成真的故事。该小说以“玄奘取经”这一历史事件为蓝本,经作者的艺术型加工,更能深刻地描绘出明代百姓的社会生活状况。
薛丁山征西
知书房
薛丁山征西
如莲居士 著
该书采用章回体形式,讲述了唐代薛丁山的故事。 唐贞观年间,薛仁贵征东有功,被封为平辽王。因与皇叔李道宗结怨,被陷下狱。幸于危急之际,西凉哈迷国犯境,徐茂公立推荐仁贵挂帅征战,逃过此劫。仁贵征西,误中圈套,被困锁阳城,为苏宝同飞刀所伤。当他伤重昏迷、魂游地府之际,得知儿子薛丁山尚在人间,并知自己与儿子有一段难解死结。
精选书评
知书客358768
有人从《刘公案》里看到的是刘墉断案的智慧与正直。有人佩服他为官清明的品格。我读这本书时,感觉像在听一位经历丰富的老人讲故事。他告诉我做人要明辨是非,做事要秉公处理。书里每个案子都透露着为人处世的道理。 这些真实的历史故事,在今天仍然有教育意义。它们告诉我们,正义和清廉永远不会过时。刘墉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刘公案
知书房
刘公案
刘墉
知书客614910
翻阅《刘公案》时总不免感慨,人们常赞刘墉断案如神,明镜高悬,我却更钦佩戴铎这个角色。身为朝廷命官却能放下身段,甘当绿叶辅佐刘墉,这份胸襟比才智更难得。官场中多少人争功诿过,能如此坦荡者实属凤毛麟角。读至戴铎因案牵连被贬,仍尽心协助破案处,不禁掩卷长叹——这般人物,才是真正读懂了为官之道。
刘公案
知书房
刘公案
刘墉
知书客154483
《刘公案》写清末官场,刘墉这个角色很有意思。他办案明察秋毫,却不爱张扬。对比那些贪官,他显得格外清廉。书中写他审案时一丝不苟,对待百姓却很温和。他处理案件的方法很特别,总能抓住关键。读这本书时,能感到作者对清官的歌颂。清朝官场黑暗,能出一个刘墉这样的好官实在难得。可惜这样的官太少,改变不了大局。这种反差让人感慨。
刘公案
知书房
刘公案
刘墉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