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677916
2025年09月04日
这部维多利亚时代的讽刺杰作在工业革命的喧嚣中显得格外耀眼。狄更斯用他标志性的细腻笔触勾勒出一个贪婪横行的世界,那些夸张到近乎荒诞的人物形象反而让人读来脊背发凉——这不就是我们当下社会的某种写照吗?老马丁的伪善、裴克斯尼夫的狡诈,在作者辛辣的讽刺下无所遁形。说实话,读到那些令人窒息的市侩描写时,我几度想要合上书页,但正是这种不适感让我坚持了下来。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小马丁的成长轨迹就像一剂清醒剂。看着他经历欺骗、背叛却依然保持赤子之心,我忽然明白狄更斯想告诉我们:人性之光永远不会被金钱彻底吞噬。那些看似冗长的道德说教段落,现在想来恰恰是作者对人性最温柔的守护。合上书时,我发现自己不仅读了一个故事,更经历了一场心灵的洗礼。这就是经典的力量,它总能在你最意想不到的地方,给你继续前行的勇气。
马丁·瞿述伟
知书房
马丁·瞿述伟
查尔斯·狄更斯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露丝
知书房
露丝
伊丽莎白·盖斯凯尔 著
露丝·希尔顿是个失去双亲的年轻女裁缝,她单纯美丽,吸引了绅士亨利·贝林厄姆的注意。当她失去工作和住所时,亨利向她伸出了援手,可不久后却无情地抛弃了她。露丝几乎因悲伤和羞愧而死,这时有人给了她一个新生活的希望,这些人给予她关爱和尊重,尽管起初他们并不知道她的秘密——她是个私生女。然而,当亨利再次出现在她的生活中时,露丝必须在社会认可和个人尊严之间做出艰难抉择。伊丽莎白·盖斯凯尔在创作《露丝》时,大胆地挑战了当时关于罪恶和私生子的主流观点,以充满同情和真诚的笔触描绘了一位“堕落女子”的形象。
菲尼亚斯・芬恩
知书房
菲尼亚斯・芬恩
安东尼·特罗洛普 著
《菲尼亚斯・芬恩》是安东尼 · 特罗洛普《帕利泽系列》的第二部。该系列小说为我们最广泛且深刻地揭示了英国在其鼎盛时期的社会生活。 这部小说以 1867 年《改革法案》为背景,聚焦一位英国下议院的爱尔兰议员。在书中,特罗洛普探讨了 “联合王国” 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菲尼亚斯的个人经历在很大程度上主导了政治进程,值得注意的是,特罗洛普创作《菲尼亚斯・芬恩》时,恰逢格莱斯顿上台,以及随之而来的对爱尔兰产生的重大影响。
我的名字叫红
知书房
我的名字叫红
奥尔罕·帕慕克 著
故事发生在1590年末的奥斯曼帝国,国王苏丹秘密委制一本伟大的书籍,颂扬他的生活与帝国。四位当朝最优秀的细密画家齐聚伊斯坦布尔,绘制这本传说将动摇宗教与社稷的书。此时,为爱情离乡12年的青年黑在恋人父亲的召唤下终于回归,迎接他的除了爱情,还有接踵而来的谋杀…… 一位细密画家被发现死于深井中,奉命为苏丹绘制抄本的长者也惨遭杀害。苏丹命令宫廷绘画大师奥斯曼和青年黑在三天内查出结果,而线索,就藏在书中未完成的图画某处。 作者通过说书人的方式,让全部角色都现身说法:一只狗、一棵树、一枚金币、红色,两具尸体、死亡,甚至凶手自己。在他们的倾吐中,除了侦破凶案的蛛丝马迹,还有16世纪奥斯曼帝国的心灵之相,对幸福与意义的不同渴求。
精选书评
知书客465455
狄更斯笔下的马丁·瞿述伟是个可怜人。他拼命往上爬,想变成上流人,结果越活越假。他以为有钱就能快乐,却在钱堆里迷失了自己。这种人我们见得太多,他们都活在幻想里。可悲的是,太多人和他一样,一辈子都在追逐虚假的东西。我们总觉得自己能超越欲望,其实大部分人连看清欲望都做不到。说到底,生活就是一场骗局,我们都是被骗的人。
马丁·瞿述伟
知书房
马丁·瞿述伟
查尔斯·狄更斯
知书客985279
读完《华盛顿广场》,意外地舒畅。詹姆斯笔下的凯瑟琳看似柔弱,骨子里却藏着令人敬佩的倔强。这部小说没有大起大落的情节,却在日常对话中暗藏锋芒,把父权社会的虚伪撕得粉碎。最喜欢凯瑟琳最后那个转身——她终于学会在沉默中反抗,比任何激烈的争吵都更有力量。读时会心一笑,合上书却忍不住叹息,这就是大师的功力吧。
华盛顿广场
知书房
华盛顿广场
亨利·詹姆斯
知书客248091
我们这一生,要学会战斗。亲王宫廷里明争暗斗,战场上子弹横飞,爱情里你争我夺,监狱中生死未卜。法布里斯从少年意气到亡命天涯,从懵懂无知到看透人心。他经历过对拿破仑的狂热崇拜,感受过监狱的绝望,体验过爱情的甜蜜与痛苦。最后他在修道院找到平静。他用一生告诉我们:人可以被打败,但不能被毁掉。
帕尔马修道院
知书房
帕尔马修道院
司汤达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